[实用新型]双层织机带棕框电动上轴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9755.6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峰;王一维;林波;丁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金太阳新纺织机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16;B66F9/22;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织机 带棕框 电动 上轴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工业织造工程中的织轴搬运设备,更具体涉及一种织机的上轴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织机织轴上轴,都是采用半自动。从整经车间输出的织轴,需用运输车输送至织机处,然后通过半自动的上轴车将织机织轴架上并运行调节定位。由于织轴的轴芯为钢质,上面又缠满了经纱,因而一般重量都有百余公斤;加之织机的织轴架较高,因而调节定位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织机带棕框电动上轴车,包括底车架、竖向设于底车架上方的内门架、与门架活动连接的升降门架、与升降门架活动连接的内门架和动力系统,底车架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托钩,内门架上连接有第二托钩和棕框甩臂,棕框甩臂的端部连接有棕框托架,动力系统驱动第一托钩、第二托钩和棕框甩臂运动。动力系统分别控制棕框甩臂、第一托钩和第二托钩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车架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横轴,第一托钩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固定横轴上;内门架的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横轴,内门架的下部设有第三固定横轴,第二托钩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固定横轴上,棕框甩臂连接在第三固定横轴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动力系统包括长油缸、升降链、驱动第一托钩运动的第一翻转油缸和驱动第二托钩运动的第二翻转油缸,长油缸安装在升降门架的顶部的第一横杆上,第一横杆上安装有两只齿轮,两只轮齿分别位于长油缸的两侧,升降链卡在齿轮上,升降链的一端固定在门架上,升降链的另一端固定在内门架上。长油缸的活塞杆运动顶起升降门架的同时,升降链通过齿轮开始传动,因为升降链的一端固定在门架上,而升降门架与门架为活动连接,内门架与升降门架为活动连接,所以升降链带动升降门架移动,连接在内门架上的第二托钩和棕框甩臂随之移动。根据滑轮原理,长油缸的活塞杆以v的速度向上移动,升降门架同样以v的速度向上移动,内门架则以2v的速度向上移动,当长油缸全行程终了时,升降门架处于门架上方极端位置,内门架处于升降门架上方极端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长油缸、第一油缸以及第二油缸运动的电瓶和电控系统。电瓶通过电控系统为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电控系统控制动力系统,从而控制第一托钩、第二托钩的翻转运动和第二托钩、棕框甩臂的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车架底部设有驱动轮和支承轮。驱动轮可以任意转向,从而使得上轴车既可以横向运动又可以纵向运动,以实现织机织轴全自动上轴。每个驱动轮都安装有过载保护器,当驱动轮电机的电流超过额定负载时,则会自动停机。支承轮起到支撑和转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棕框托架上设有固定插销。起到防止棕框滑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双层织机带棕框电动上轴车的后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双层织机带棕框电动上轴车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双层织机带棕框电动上轴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金太阳新纺织机配套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金太阳新纺织机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9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堆高车
- 下一篇:多显示器台式高低调节工程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