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质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9059.5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水质检测往往比较复杂;水质检测往往受人为因素、环境光线因素等影响,导致水质检测往往不够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较好的水质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系统,包括:使用时上下分布的测量管,其下端口上均匀分布有多个LED并在使用时该下端口进入水面,测量管的上端口处设一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适于拍摄所述测量管内的水面影像;视频采集模块,与所述摄像装置相连,适于将采集得的图像变换为数字图像;与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相连的图像处理模块;所述摄像装置固定于所述测量管上,并使该测量管的上端口封闭,以避免外部光线从上端口进入该测量管;所述测量管上使用时处于水面下方的部分设有多个通孔,以利于水流进出该测量管,使管内的水质与外部水质一致;所述测量管内还包括白色的管内浮子,该管内浮子为具有垂向设置的中央通孔的柱状结构,所述摄像机构适于拍摄所述中央通孔中的水面影像,且该管内浮子适于随水面在所述测量管内上下浮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水质监测系统通过水面影像以获得水质的相应情况,结构简单,便于在野外或者无条件进行水质化验的情况下进行便捷式水质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水质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控制器、摄像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水质监测系统,包括:测量管1,其下端口上上均匀分布有多个LED并在使用时该下端口适于整体进入水面2,上端口处设一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适于拍摄所述测量管1内的水面影像2-1;视频采集模块,与所述摄像装置相连适于将采集图像变换为数字图像;与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相连的图像处理模块,该图像处理模块存储有第一样本数据,所述第一样本数据适于记录各种水质的灰度值;所述图像处理模块适于对所述数字图像进行灰度处理,以获得所述水面影像2-1的灰度值,该灰度值与第一样本数据进行比对得出水质情况。
水质检测原理是利用不同水质相应的灰度值样本与待检测的水面影像的灰度值进行比较,即图像处理模块存储有不同水质的各灰度值样本,即第一样本数据。当水体采样图像灰度值(亮度值)越小时,可认为其水质越差,反之亦然。因而在水质检测时,可以通过对水体总体灰度的计算得出相应的水质结论,还可以通过样本提取、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更高级的处理手段,做到检测浊度等更细化的水质指标。
为了避免外界光线对水面影像2-1的影响,所述摄像装置与上端口密封连接,以避免外部光线从上端口进入该测量管;所述测量管1的内壁上设有适于吸收光线的黑色涂层。
所述测量管1内还包括管内浮子,该管内浮子为具有垂向设置的中央通孔的柱状结构,所述摄像机构适于拍摄所述中央通孔中的水面影像,且该管内浮子适于随水面在所述测量管1内上下浮动;通过拍摄管内浮子内的水面影像2-1使该水面影像2-1的边缘更加清晰,便于提取该水面影像2-1的面积。
所述测量管上使用时处于水面下方的部分设有多个通孔,以利于水流进出该测量管,使管内的水质与外部水质一致,进而确保测量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9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