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钢桁梁自动顶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8983.1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8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汪文霞;郭强;熊彪;薛志武;袁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钢桁梁 自动 系统 | ||
1.一种模块化钢桁梁自动顶推系统,包括搁置系统(2),在搁置系统(2)和钢桁梁(5)之间设有支撑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3)通过行走机构(4)与钢桁梁(5)连接,所述的支撑系统(3)包括一对平行布置的承重梁(3.1),所述承重梁(3.1)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连接梁(3.8)连接成一体,承重梁(3.1)的之间设有载荷分配梁(7),载荷分配梁(7)下端部由自锁千斤顶(8)支撑,承重梁(3.1)的上端部支撑钢桁梁(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钢桁梁自动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系统(2)包括对称设置的搁置墩(2.1)构成,搁置墩(2.1)之间设有自锁千斤顶(8),自锁千斤顶(8)由临时支座(9)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钢桁梁自动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分配梁(7)的纵向两端设有墩顶挡块(7.1);所述载荷分配梁(7)的宽度小于承重梁(3.1)之间的宽度,承重梁(3.1)和钢桁梁(5)之间设有垫梁(10),所述垫梁(10)放置于承重梁(3.1)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钢桁梁自动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3.1)的外侧连接有纵向的行走轨道(3.2),行走轨道(3.2)的长度大于钢桁梁(5)的间节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钢桁梁自动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承重梁(3.1)的外侧横向连接有翼板(3.3),在翼板(3.3)上垂直向连接有腹板(3.4),所述行走轨道(3.2)设置在腹板(3.4)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钢桁梁自动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翼板(3.3)下端和承载梁体(3.1)之间设有第一筋板(3.5),翼板(3.3)上端、承载梁体(3.1)和腹板(3.4)内侧之间设有第二筋板(3.6),翼板(3.3)上端和腹板(3.4)外侧之间设有第三筋板(3.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钢桁梁自动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4)包括行走部件(4.1),所述行走部件(4.1)通过螺杆(4.2)和分配梁(4.3)的配合悬吊在钢桁梁(5)上,行走部件(4.1)安装在钢桁梁(5)下端的C型梁(4.4)内,行走部件(4.1)包括多个行走滚轮组和行走支座(4.7),行走支座(4.7)安装在C型梁(4.4)上,行走滚轮组安装在行走支座(4.7)上,每个行走滚轮组包括至少一对对称设置的行走滚轮(4.6),行走滚轮(4.6)设置在行走轨道(3.2)下端面,行走滚轮(4.6)与行走轨道(3.2)保持距离或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钢桁梁自动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2)依次穿过分配梁(4.3)、钢桁梁(5)和C型梁(4.4),所述螺杆(4.2)均通过螺母与分配梁(4.3)和C型梁(4.4)紧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钢桁梁自动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钢桁梁(5)和C型梁(4.4)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垫块(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89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闸机芯
- 下一篇:桥梁护栏金属立柱底座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