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效采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8528.1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3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开强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8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效 采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炉,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多个采暖点的新型高效采暖炉。
背景技术
采暖炉是现在冬日以家庭为单位的单独取暖的常用设备,在农村以及不通有暖气的楼房内经常使用。
但现有的采暖炉炉膛比较大,且仅在炉膛以及竖向烟道的下端设有加热的水腔,采暖时,其主要加热炉膛以及竖向烟道的双层区域内的水,然而烟道内的烟雾带走了大量的热,这些热都白白的流失到大气中浪费了,出现了采暖效率低、浪费严重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高效采暖炉,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采暖效率、节约能源的优点,符合当今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新型高效采暖炉,包括炉体,炉体中部为燃烧室炉膛、上部为燃烧室上口,炉膛外壁为双层加热腔室,其内流通有水,炉体的上端为炉面,所述的炉面为双层密封腔室结构,其与炉体中部的双层加热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燃烧室上口、双层炉面下方以燃烧室轴向为中心阵列设有加热立柱,所述加热立柱上端连通双层炉面、下端连通双层炉膛。
进一步的,至少在燃烧室上口、烟道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前加热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加热立柱为两个,此两个加热立柱竖直设置且位于一个平面内,两个加热立柱所在的平面与火焰流通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的采暖炉的烟道出口连通有一烤箱,烤箱上还连通有双层竖向加热烟囱。
进一步的,所述烤箱的上端面为双层炉面的下端面,两者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烤箱上至少嵌有一个伸入到烤箱内部的烤膛,烤膛外壁与烤箱密封连接,烤膛两端至少一端设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烤膛位于烤箱内烟道方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烟道出口处设有竖向双层加热烟囱,竖向加热烟囱底部设有一个分流加热管,分流加热管的两端与双层加热烟囱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新型高效采暖炉在原有采暖炉的基础上,将原来的炉面设计成为双层结构,此双层炉面与中部双层炉膛相通,从而可用烟道的火对炉面内的水进行二次加热,增加了吸热量,从而提高了吸热率。
设有中空加热立柱,加热立柱上端与双层炉面连通、下端与双层炉膛连通;一方面加热立柱对炉面形成支撑和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加热立柱吸热炉内烟火的热量:烟火对加热立柱进行加热或者热辐射,对立柱起到加热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吸热量,提高吸热率和采暖效果。
在燃烧室上口处设有加热立柱,这样在炉口压有炉具时,火焰被下压形成盘状:火焰其上升到中间然后向外侧分散,流经并对加热立柱进行加热,提高吸热效果。
在采暖炉的后方烟道口处设有烤箱,即烟火由炉膛经烟道直接进入烤箱,再由烤箱进入竖向加热烟囱:一方面烤箱相比烟囱,其表面积更大,对应的散热面积更大,便于更好的散热,提高采暖效果;另一方面,此烤箱在取暖的时候可以用来供其他需要,比如对饭菜进行加热或者烘烤等。
将烤箱的上端面与双层炉面一体化设计,即烤箱的上端面为双层炉面的下端面,两者共用一个端面,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相对于分体结构,一体化的结构更加简单,热阻挡物减少,提高了散热效率。
所述烤膛位于烤箱内烟道方向上,烤箱一直受热,且为直接受热,加热效果好。
设有的分流加热管,一方面烟火对分流加热管直接加热,提高了热利用率;另一方面,此分流加热管将烟火向两端进行分流,其贴覆着竖向加热烟筒的内壁上升,进一步提高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未述及的相关技术内容均可采用或借鉴现有技术。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开强,未经李开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8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星敏感器降噪方法
- 下一篇:用于管理多船地震系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