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LED日光灯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964.7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5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游生华;苏秋静;詹明琼;邵日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摩实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日光 灯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的LED日光灯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日光灯的内部结构截面图,如图1所示,从截面图上看,LED灯珠平行放置于散热模块,以LED灯珠的发光角度对外发光,此结构造成两个隐藏的问题:1:受限于现有LED灯珠的光效处于100-120LM/W,经过灯管外壳PC材料的衰减之后,现在市面上的LED日光灯管的光效无法超过110LM/W;2:LED日光灯管的灯具角度取决于LED灯珠的发光角度,现有的LED日光灯管所采用的LED灯珠多为贴片型灯珠,她们的发光角度都是120度,则日光灯灯管的灯具度也就只能是120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光效强,实用的新型的LED日光灯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LED日光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色注塑外壳1、第一散热模组2、第二散热模组3、电路板4、LED灯珠5,所述双色注塑外壳1内底部上设有第一固定槽11和第二固定槽12;所述第一散热模组2连接于第一固定槽11上;所述第二散热模组3连接于第二固定槽12上;所述第一散热模组2的中心线和第二散热模组3的中心线交叉成夹角A;所述电路板4分别连接于第一散热模组2和第二散热模组3上;所述LED灯珠5连接于电路板4上。
所述夹角A为67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使得现有LED日光灯管的光效达到110lm/W,更加节能;原来1.2米灯管的总功率只能做到22W最大,现在可以做到30W最大;且日光灯管可以做为射灯应用。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LED日光灯管结构,包括双色注塑外壳1、第一散热模组2、第二散热模组3、电路板4、LED灯珠5,双色注塑外壳1在LED灯珠5中心线的夹角位置开始分色,其出光部分材料为透明PC,背光部分材料为蓝白色PC;双色注塑外壳1内底部上设有第一固定槽11和第二固定槽12;第一散热模组2连接于第一固定槽11上;第二散热模组3连接于第二固定槽12上;第一散热模组2的中心线和第二散热模组3的中心线交叉成67度的夹角A;电路板4分别连接于第一散热模组2和第二散热模组3上; LED灯珠5连接于电路板4上。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现有LED日光灯管的光效达到110lm/W,更加节能;原来1.2米灯管的总功率只能做到22W最大,现在可以做到30W最大;且日光灯管可以做为射灯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摩实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摩实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太阳能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