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氢氧化镍粉体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667.2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5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胜;朱燕娟;赵汝冬;韩全勇;庄义环;刘泳林;张树杰;苗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0 | 分类号: | B01J19/10;C01G5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氢氧化 镍粉体 合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合成纳米粉体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氢氧化镍粉体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提供其电力的电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广泛使用的镍氢储能电池的发展关键在正极材料氢氧化镍。一般实验室常用的制备氢氧化镍的方法为化学沉淀法,缺点在于制备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如浓度、pH值、温度、时间等,而且各反应参数难以控制,使得所得目标产物粒径较大并且难以控制产物品质,重复性差,对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所合成颗粒粒径的纳米氢氧化镍粉体合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氢氧化镍粉体合成装置,包括:
用于控制反应液反应速率的滴加系统,所述滴加系统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的普通漏斗、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的分液漏斗、置于普通漏斗顶部的遮盖罩、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的反应容器、两端分别连接分液漏斗和反应容器的输液管、套在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其中普通漏斗的底部与分液漏斗的顶部衔接;
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的搅拌器,搅拌器连接有一电动机,搅拌器一端伸入反应容器内;
超声清洗器,其内设有震动腔,反应容器置于该震动腔内。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滴加系统,其流量调节器通过控制滴加速度来调节反应容器中反应母液的pH值,从而影响目标产物的粒径,同时可以随时终止反应的进行,避免了反应溶液的浪费。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一超声清洗器,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产生的冲击波和微射流作用于反应容器,达到了降低目标产物粒径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滴加系统包括两套,分别向反应容器内加入不同的反应溶液。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套滴加系统,以并加法向反应容器的反应母液中均匀地滴入两种反应溶液,区别于以往的正加法和反加法,使得目标颗粒更加均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测量反应母液pH值的pH计。利用pH计对反应容器中反应母液的pH值进行实时监控,达到控制反应母液的pH值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对反应完成后的产物溶液进行恒温水浴的恒温水浴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声清洗器的震动腔内所加水的液面高度等于或者高于反应容器内反应母液液面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输液管的一端通过一橡皮塞固定在反应容器的入口端。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器为机械搅拌器。使用机械搅拌器,使反应溶液在反应母液中均匀分布,使生成的颗粒具有较高的化学均匀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应容器为烧瓶或者烧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遮盖罩为锡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液管为医用输液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实验装置在产物颗粒和反应参数控制方面的不足,不仅降低所合成出颗粒的粒径,使其生成的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而且能方便地控制反应的附加条件,包括反应液的滴加速度和反应体系pH值及温度,使得反应过程中参数的控制更具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纳米氢氧化镍粉体合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纳米氢氧化镍粉体合成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纳米氢氧化镍粉体合成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用于控制反应液反应速率的滴加系统、搅拌器10、超声清洗器11、用于测量反应母液pH值的pH计12和用于对反应完成后的产物溶液进行恒温水浴的恒温水浴锅13;
该滴加系统包括遮盖罩1、普通漏斗2、分液漏斗3、输液管4、流量调节器5、第一支架6、反应容器7、橡皮擦8、第二支架9;普通漏斗2和分液漏斗3均固定在第一支架6上,遮盖罩1置于普通漏斗2顶部,普通漏斗2的底部与分液漏斗3的顶部衔接,反应容器7固定在第二支架上,输液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分液漏斗3和反应容器7,流量调节器5套在输液管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围上横梁连接加强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手推式气瓶转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