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式门连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632.9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蒋丹;杨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丹 |
主分类号: | H04M11/00 | 分类号: | H04M11/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42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式门 连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盗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开门与关门在生 活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果在这一环节实现进步,必定会增加亮丽的时尚元素。而且会改变用机械钥匙开门的历史。
从目前的状态看,目前虽然有电话开门的种类,但一是现有产品还存在一些不足,使用不太方便,其原因是按了座机号后,还必需按第二次开门的密码,由于按了第一次座机号后,屋内座机已处于摘机状态,所以操作者不能再用提取手机贮存的码方法操作,只能用手工逐一按按键操作,二是按需要种类不丰富,选择的余量不大,因此不断地完善与进化均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的开门装置,这种装置机电合一, 产生的效果一是基本上不产生开门的费用,二是能克服困难同有产品存的密级低,从而丰富电话开门产品的品种。
本发明采取的措施是:
1.针式门连带器是由一种针式手机,信号处理逻辑电路,电子开关,接口电路,无线电编码遥控发射电路共同组成。
其中针式手机是由手机与一种针式插座共同组成。
用一种与手机外型相同的针式插座插入通讯手机的插座内,用针式插座中的第一组接插件接插手机耳机引线两端头,而引出第一组振铃发音信号线,用振铃发音信号线连接口电路的输入端,用针式插座中的第二组接插件去接插手机电源的两端头,而引出第二组电源维护线,用该组引线连接机外电源。
其中接口电路是由一只三极管与一个非门组成。
用一只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一只电阻连接系统电源,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一个非门的输入,非门的输出端是接口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的基极串联了一只电阻后作为接口电路的输入端。
其中信号处理逻辑电路由一个电阻组成的关门通道及两个非门及外围件组成的开门通道与共同组成。
用接口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了三路,之一路是连接了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之二路是连接了开门通道输入电阻的一端,之三路是连接了关门通道电阻一端。
用关门通道中电阻的另一端作为该通道的输出,该输出连接了无线电编码遥控发射电路中编码集成电路中的一位位线。
开门通道输入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了两路,之一路连接了开门通道的第一非门的输入,之二路连接了一个电容的一端,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开门通道的第一非门的输出连接了两路,一路连接了开门通道第二非门的输入,二路连接了一个钳位二极管的负极,该二极管正极连接了关门通道的输出端;开门通道的第二非门的输出端是开门通道的输出端,该输出端连接了无线电编码遥控发射电路中编码集成电路中的另一位位线。
电子开关是由一种有控制输入端及常开触点输出端的电子集成电路组成。
用该集成电路中一个单元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了接口电路的输出端,该单元的两个常开触点分别连接了无线电编码遥控发射电路的电源与系统电源。
2、信号处理逻辑电路中的非门采用集成电路4069,电子开关采用4066。
3、针式插座内部中的接插件由插孔与插针共同组成,插针固定在插座体上,插孔的首端与插座中的插针接插,插孔的尾端与引线连接,尾端与引线连接后用热塑管热缩。
对以上措施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本发明电话开门的原理是,操作者在屋外用电话对本发明呼叫,本发明中的手机收到振铃信号后,经插座取出,然后输入到本发明的电子线路进行逻辑转变,可以把操作时的“长”与“短”的振铃信号转变成关门或开门的无线电遥控发射信号,当门内的执行机构收到遥控指令后,然后进行对应的逻辑动作。
二、本发明措施中线路部分的主要单元与意义如下:
1、各单元的划分:
其中:接口电路由图1中三极管103与接口电路中的后级非门104组成。
开门通道是由两个非门(图1 中108及109)及输入积分电路(图1中106及107),钳位二极管110共同组成。
其中:关门通道是由电阻105组成。
其中:电子开关由图1中113表示,该集成电路中的一个单元中有一位控制端与两位被控制的常开触点,其规律是当控制端有高位信号时,被控触点为接通状态。反之控制端为低位信号时,为被控制触点为开路状态。
2、产生两种逻辑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丹,未经蒋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6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悬挂式变频振动下料槽
- 下一篇:喷射式布料印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