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焦油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434.2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魁;张永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紫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7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焦油 污水处理 成套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焦油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焦油污水有六个显著特征:1.含有大量的重油、轻油和乳化油。2.有机物含量高。3.污染物成分极其复杂。4.污染物大都是不可生化处理的物质。5.色度深。6.氨氮含量高。
目前煤焦油污水处理方法也是比较多,最常用的处理工艺就是“蒸氨+A/O”,即先用汽提法进行蒸氨,使氨氮浓度4000-6000mg/l左右的剩余氨水降到300mg/l左右(如果达不到300mg/l,便要用成倍的清水稀释),然后再续接A/O工艺进行生化处理。这种处理工艺的缺点是:
1、必须将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先用蒸汽进行汽提(俗称蒸氨),使原水的氨氮浓度降低。而蒸氨所用的蒸氨塔不但投资大(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而且运行成本高,仅蒸汽成本处理每吨废水便要200元左右(一吨废水的蒸汽耗量约为200-300kg。即便现有最新实用新型的蒸氨技术,每吨剩余氨水消耗的蒸汽依然高达120-150kg,而且浓度也只能从4000-6000mg/l下降到300mg/l)。
2、A/O法对进水条件要求苛刻。它不仅要求进水氨氮值在300mg/l以下,其实真正要保证生化出水稳定达标,实际进水氨氮值还得必须在100mg/l左右,COD也必须在1000mg/l以下。焦化废水是一种高氨氮和高COD的废水,在完成焦油、粗苯和酚、萘等焦化产品回收之后,原水COD仍高达5000-10000mg/l,要达到1000mg/l以下的要求,往往需用数倍的清水进行稀释,其后果是:(1)投资成本成倍增加;(2)占地面积成倍扩大;(3)建设周期成倍延长;(4)运行成本成倍提高。
另外,由于A/O法对操作条件(碳、氮、磷比例和水温)的要求也很严格,对自然条件(如气温)的变化敏感,尤其是北方地区。所以用A/O法处理焦化蒸氨废水,出水不可能做到稳定达标。
工业化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1)吹脱法
包括蒸汽吹脱法和空气吹脱法,其机理是高浓度氨氮在碱性条件下转变为游离氨,被气体由液相吹到气相而分离的方法。无论是蒸汽吹脱(汽提法)还是空 气吹脱(吹脱法),相对而言其氨氮去除效率都比较低,尤其是对高浓度和超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来说,其处理后的出水都远远达不到业主提出的要求。而且这两种形式的吹脱成本都非常高。
(2)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是指在固体颗粒和液体的界面上发生离子交换过程。离子交换法一般多采用沸石或其他树脂作为无机离子交换剂,它们对NH4+有很强的选择。但离子交换法仅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对于高浓度和超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根本无能为力。
(3)折点氯化法
折点氯化法除氨的机理为氯气与氨反应生成氮气,整个反应如下:
NH4++1.5HOCl→0.5N2↑+1.5H2O+2.5H++1.5Cl-
氯化法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投资较少,但运行费用高,副产物氯胺和氯代有机物会造成二次污染。氯化法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处理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根据煤焦油污水的特点,找出该污水难以处理的症结所在,提供一整套科学有序的组合成套处理设备,既可以保证达标排放,且运行成本相对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煤焦油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多级隔油池、油水分离器和气浮池依次连接,在油水分离器和气浮池之间设有提升泵;所述气浮池与综合调节池、微电解反应器、氧化装置、脱氮系统、絮凝沉淀池、中间水池、水解酸化池、A/O工艺池、二次絮凝沉淀池、石英砂过滤罐、活性炭吸附罐和出水监控池依次连接,在综合调节池和微电解反应器之间、脱氮系统和絮凝沉淀池之间、A/O工艺池和二次絮凝沉淀池之间、二次絮凝沉淀池和石英砂过滤罐之间设有提升泵,在活性炭吸附罐和出水监控池之间设有反冲洗泵;所述氧化装置、脱氮系统、絮凝沉淀池、中间水池和二次絮凝沉淀池均连接到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通过泵与污泥压滤机连接。
由于化工污水处理难度大,在生化处理后加了石英砂和活性炭过滤器,以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紫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紫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撕裂色丁蕾丝花边
- 下一篇:喂纱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