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脱色摇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370.6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8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包建新;吴咪佳;楼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匡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脱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脱色摇床。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脱色摇床主要是用于各种电泳包括SDS-PAGE凝胶的固定、染色后脱色所用。在摇床上部只存在有一个承载托盘。使用过程中将需要脱色的胶放在装有脱色液的盒子中放置于脱色摇床上。通过脱色摇床做圆周运动,胶在脱色液中不断混匀达到脱色目的。与脱色摇床类似的是培养细胞用的培养型摇床,两者原理相似,只是培养型摇床在上部有固定培养瓶的不锈钢弹簧爪。该摇床根据培养需求还可以设定不同温度,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型摇床由于温度设定范围较窄,低温下不宜使用(例如要达到10℃以下),且该摇床通常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脱色摇床体型较小,但由于结构过于简单,无法固定实验用试管培养瓶等,使其使用范围大打折扣。目前大多数脱色摇床方面的发明都集中在能调节摇床的承载托盘的摇摆速度以及倾斜角度,如CN200820137537.2涉及的一种脱色摇床、CN201120435884.5和CN201220140871.X涉及的一种多用脱色摇床。CN201120435879.4和CN201220136829.0涉及一种双层转移脱色摇床,其中振动平台有上下两个,增加了载放物件的空间,但两个平台的振动速度和角度都一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的脱色摇床体型小,无法固定实验用试管培养瓶等实验器具,培养型摇床低温下不宜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问题的多功能脱色摇床。
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脱色摇床,其包括脱色摇床主体以及设置于脱色摇床主体上方的可替换组件,该可替换组件与脱色摇床主体通过连接件连接,可替换组件包括可替换冰盒和可替换脱色摇床。
所述的可替换冰盒为保温材料制成的,其内形成有保温腔。
所述的可替换脱色摇床包括盒体和设置于盒体顶部的不锈钢弹簧爪。
所述的连接件为可折叠固定扣,脱色摇床主体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有卡紧可折叠固定扣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脱色摇床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脱色摇床,在脱色摇床主体的上方设置可替换的组件,可替换组件包括可替换冰盒和可替换脱色摇床,当需要在低温下使用时,将可替换冰盒装载脱色摇床主体上,在可替换冰盒内添加碎冰,保持低温。当需要进行脱色时,将可替换脱色摇床装在脱色摇床主体上,通过不锈钢弹簧爪固定培养瓶,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设置这种可替换组件,增加了脱色摇床的功能,降低了购置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脱色摇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替换冰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脱色摇床主体,2为折叠固定扣,3为可替换冰盒,4为可替换脱色摇床,5为保温腔,6为不锈钢弹簧爪,7为盒体,8为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多功能脱色摇床,其包括脱色摇床主体以及设置于脱色摇床主体上方的可替换组件,该可替换组件与脱色摇床主体通过连接件连接,可替换组件包括可替换冰盒和可替换脱色摇床。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可替换冰盒3为保温材料制成的,其内有保温腔5。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可替换脱色摇床4包括盒体7和设置于盒体7顶部的不锈钢弹簧爪6。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连接件为可折叠固定扣,脱色摇床主体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有卡紧可折叠固定扣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匡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匡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压缩机的振动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潜水式液压阀门测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