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塑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323.1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6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峰;雷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河南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H02K5/04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塑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塑封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以及生活的各种电器设备中,现在较为常见的一种电机是塑封电机。塑封电机具有定子组件,在定子组件的一端设有可扣合在定子组件端部的前端盖,定子组件与前端盖围成一个转子腔,转子容纳在转子腔内,并相对定子旋转。
参见图1,前端盖10的周缘具有一周向上凹陷的凹槽11,定子组件20具有位于电机端部的后端盖27,并设有定子铁芯21,在定子铁芯21外套装有一个绕线骨架22,多个线圈绕组23绕制在绕线骨架上。绕线骨架22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防止定子铁芯21与线圈绕组23接触,从而实现定子铁芯21与线圈绕组23之间的电气绝缘。
在绕线骨架22与线圈绕组23外包裹有塑封件24,塑封件24是在后端盖27、定子铁芯21、绕线骨架22及线圈绕组23组装完毕后由注塑机注塑而成,其将绕线骨架22及线圈绕组23完全密封。塑封件24靠近前端盖10一侧设有一个凸台26,凸台26与前端盖10的凹槽11过盈配合,以实现前端盖10与定子组件20的固定连接。
定子组件20与前端盖10围成一个转子腔25,电机转子(图1中未示)容纳在转子腔25内,并在线圈绕组23通电后相对定子组件20旋转。转子轴安装在转子内,且转子轴外套装有轴承,因此转子轴支承在轴承上。
由于塑封电机工作时会发生电蚀现象,容易对轴承造成损坏,因此现有部分塑封电机使用插针方式防止电蚀现象发生,也就是在定子铁芯21与前端盖10之间设置插针,使定子铁芯21与前端盖10电连通,从而减少电机的有效电容值,降低转子轴的轴电压,实现防电蚀的效果。因此,这种塑封电机需要在定子铁芯21上设置插针孔,用于容纳插针。
但是,由于定子铁芯21厚度公差的存在,定子组件20注塑成型时,会在插针孔内壁底部形成一层较薄的塑封料,后续装配过程中必须将塑封料清除以免影响插针与定子铁芯的电连接。此外,插针的长度设置要求很高,长了影响前端盖10的装配,短了会影响防电蚀的效果。
因此,公开号为CN201252423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名为“塑封电机的防电蚀结构”的发明创造,该塑封电机在定子铁芯与前端盖之间设有控制板,控制板与前端盖铆接,再与定子铁芯固定连接的插针连接,从而实现定子铁芯与前端盖的电连接,并避免了传统插针方式塑封料清除不干净造成的防电蚀失效。
但是,上述塑封电机制作时,塑封电机制造存在多处铆压部分,工艺复杂,插针与插针孔配合精度要求较高,导致塑封电机的生产成本较高。另外,此方法需要将定子铁芯、绕线骨架、线圈绕组、控制板以及插针装配后进行注塑处理,电路板较薄,在高温高压的注塑条件下容易变形弯曲等,存在一定隐患。
现有的另外一些塑封电机使用一种导电胶带或导电液将前后两个端盖连接,使两个端盖及轴承间的电容值相等,但导电胶带或导电液容易失效,从而失去轴承防电蚀的目的。
现有还有一部分电机使用电源线将前后两端盖连接,电源线的两端通过螺钉与两个端盖紧固。然而,这将增加了电机的组装工序,使电机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也增加电机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电蚀且生产工序简单的直流塑封电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塑封电机包括定子及转子,定子的两侧设有前端盖及后端盖,定子外注塑形成塑封壳体,其中,前端盖上设有第一勾合孔,后端盖上设有第二勾合孔,一金属导电件的两端分别勾合在第一勾合孔及第二勾合孔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直流塑封电机使用一个金属导电件将前端盖与后端盖连接,从而保证前端盖与后端盖电连通,使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的电压差将为零,避免发生电蚀现象,从而避免轴承因电蚀而损坏,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另外,由于金属导电件的两端分别勾合在前端盖及后端盖的勾合孔内,使电机的结构简单,且电机的组装简单方便,减少电机的生产工序,提高电机的生产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勾合孔设置在前端盖的外边缘处,且第二勾合孔设置在后端盖的外边缘处。
由此可见,将两个勾合孔分别设置在前端盖与后端盖的外边缘处,能够减少金属导电件的长度,节省金属导电件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方案是,金属导电体具有连接部以及位于连接部两端的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的端部设有勾合在第一勾合孔上的第一勾合部,第二弯折部的端部设有勾合在第二勾合孔上的第二勾合部。
可见,将金属导电件设置成具有两个弯折部的形状,有利于金属导电件勾合部勾合在两个勾合孔内,方便电机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河南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河南凯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