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全调节叶片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07273.7 | 申请日: | 2013-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田;朱红耕;姚林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063 | 分类号: | F04D29/063;F04D29/32;F04D29/08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调节 叶片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叶片泵的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叶片泵广泛应用于调水工程、能源工程、抗旱排涝、农田灌溉及生态环境改善等领域,现有的低扬程叶片泵,尤其是轴流泵和混流泵,其最高效率及高效区范围受到结构型式的限制,在偏离最优工况点后性能下降较多,耗能增加,因此通常采用叶片可调的方式以扩大高效区的范围,但现有的叶片调节方式均采用叶片泵轮毂充满压力油和安装在电动机头部、且结构复杂的受油器,不仅运行可靠性低,维护困难,而且轮毂油外泄会污染输送的水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型全调节叶片泵,使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简单、不污染水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保型全调节叶片泵,包括第一导叶体、叶片泵外壳和第二导叶体,叶片泵外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叶体和第二导叶体连接,第一导叶体内穿置主轴,叶片泵外壳内设置轮毂,主轴的一端与轮毂连接,轮毂的外周设置叶片,所述轮毂的另一端连接中空供油回油套管,中空供油回油套管设置在第二导叶体内,在轮毂和中空供油回油套管内穿置同一根中空结构的T形拉杆,拉杆与轮毂之间设置轮毂密封,所述中空供油回油套管内的拉杆上连接操作支架,操作支架通过拐臂与叶片连接;所述T形拉杆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拉杆的大端、主轴、轮毂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拉杆内间隔连接内管,内管的一端与第一空腔相连通,内管的另一端通过压力油供油软管连接压力油供油管,压力油供油软管设置在中空供油回油套管外,压力油供油管穿置在第二导叶体上;在第二导叶体内设置第一机械密封和第二机械密封,第一机械密封和第二机械密封分别设置在拉杆和中空供油回油套管上,在第一机械密封、第二机械密封、拉杆、中空供油回油套管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导叶体上还穿置与第二空腔相连通的回油管,拉杆上设置与第二空腔相连通的节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压力油进入压力供油管→压力油供油软管→内管→第一空腔,拉杆与内管之间的油→第二空腔→回油管,第一空腔进油、第二空腔回油时拉杆远离主轴;当压力油进入回油管→第二空腔→拉杆与内管之间,第一空腔的油→内管→压力油供油软管→压力供油管,第二空腔进油、第一空腔回油时拉杆靠近主轴。由于两个空腔的压差实现拉杆其运动,带动安装在拉杆上的支架旋转驱动叶片转动,实现叶片角度的调节,接力器的轮毂密封保证压力油不进入轮毂,安装在第二导叶体部位的多重机械密封保证所抽送水体不渗漏到操作机构的内部,同时避免压力油的外泄,这种结构的全调节叶片泵既实现了无污染的环保要求,又不需要在轮毂、水泵轴和电机轴内充满压力油,电动机结构简化,水泵维护便利,而且通过叶片角度调节扩大了泵的高效率区范围,改善气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主轴,2、2′拉杆,3、3′轮毂密封,4、4′操作支架,5、5′第一机械密封,6、6′压力油供油软管,7、7′第二机械密封,8、8′数字比例阀,9后导叶体、9′上导叶体,10、10′内管,11、11′轮毂,12、12′叶片,13、13′叶片泵外壳,14、14′中空供油回油套管,15、15′回油管,16前导叶体、16′下导叶体,17、17′压力供油管,18、18′拐臂,19前腔、19′下腔,20后腔、20′上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式叶轮
- 下一篇:汽车空调鼓风机无极调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