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色车用H4氙气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06881.6 | 申请日: | 2013-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广全 |
| 主分类号: | H01J61/36 | 分类号: | H01J61/36;H01J61/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h4 氙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可变色车用H4氙气灯。
背景技术
氙气灯,也叫HID气体放电式头灯。是用包裹在石英管内的高压氙气替代传统的钨丝,提供更高色温、更聚集的照明。目前HID按灯头型号分为:H1、H3、H4、H6、H7、H8、H9、H10、H11、H13等。现有的H4车用灯泡组件,一般无法实现变换色温,但实际行车过程中,针对不同路况,不同天气应使用不同色温的光线,如:雨雾、雾霾及城市有路灯的路况一般使用黄光(4300-5000K色温),驾驶者比较舒适,而针对高速及无路灯的情况下使用白光(5000-6500K色温)驾驶者比较舒适。因此亟待研究出一种变光变色装置来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变色车用H4氙气灯,包括外壳、后盖以及灯罩,所述后盖卡设连于所述外壳一端,在外壳内设有线圈,线圈通过铜片与一弹簧相连,弹簧内设有圆柱形磁铁,磁铁通过一连接片与灯泡连接座相连,灯泡连接座内安装光源毛泡,所述灯泡连接座外套设灯头连接座,灯头连接座连接在外壳的另一端,所述光源毛泡外套设反光片,所述灯罩将一滤光片罩设在反光片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灯头连接座与外壳连接处设有防水圈。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为一个独立线圈或上下两个独立并联线圈的双圈结构,,组成电磁伸缩功能,改变灯泡发光点原理。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变光变色功能,从而大大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线圈未通电状态示意图;
图4为线圈通电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加图1至图4,一种可变色车用H4氙气灯,包括外壳10、后盖13以及灯罩1,所述后盖13卡设连于所述外壳10一端,在外壳10内设有线圈12,线圈12为一个独立线圈或双线圈结构,其中双圈结构分上下两个独立的并联线圈,如图3、图4,上线圈在铜片11与一铁质的连接片7相连,实现图3和图4中K的开关作用,弹簧9内设有圆柱形磁铁8,磁铁8通过一连接片7与灯泡连接座6相连,灯泡连接座6内安装光源毛泡5,所述灯泡连接座6外套设灯头连接座4,灯头连接座4连接在外壳10的另一端,所述光源毛泡5外套设反光片3,所述灯罩1将一滤光片2罩设在反光片3末端。未通电状态下发光位置在滤光片2内部,经过滤光,产生需要的黄光(或其它光色,配不同颜色滤光片实现);通电状态下,线圈12产生磁场,将磁铁8吸合,使发光点产生位移,移出滤光片2位置,实现变光,及H4的高灯状态。
为了防止进水,灯头连接座4与外壳10连接处设有防水圈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广全,未经吴广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6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舱门用锁作动筒
- 下一篇:复合电比例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