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帐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6128.7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9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悠派户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02 | 分类号: | E04H15/02;E04H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太阳能 帐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帐篷。
背景技术
现今利用节假日家庭或朋友结伴驾车或徒步去户外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往往需要就地扎营休息,还有科考作业、野外训练等,往往都是在远离城市的山区、草原等偏远地带。在野外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电源供给。一般的解决方法是背负沉重的蓄电池或者移动式发电设备等,但其明显的缺点是体积大、笨重、不便携带、容易损坏。另一方面,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如果能够合理加以利用则能有效解决户外的电源供给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易携、组装简便的多功能太阳能帐篷,以解决户外的基本居住、用电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帐篷,包括帐篷主体,所述帐篷主体包括支撑作用的帐篷骨架及布设于骨架外侧的帐篷布,帐篷骨架由伸缩型支撑杆组合而成,骨架的顶部支撑杆成放射状分布呈伞型结构;所述帐篷布外侧连接有晶硅太阳能组件或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该太阳能组件通过导线与一蓄电控制箱相接,所述蓄电控制箱包括蓄电锂电池及一具有标准电源输出接口的电源输出控制器。
所述晶硅太阳能组件或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通过魔术贴或拉链连接于帐篷布,进一步地,连接于帐篷布顶部的伞型顶部的外侧。
所述帐篷布采用PVC防水涂层牛津布。
所述多功能太阳能帐篷还包括一LED照明灯具,所述LED照明灯具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帐篷骨架上,且经即插式连接线与蓄电控制箱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充分利用了光电效应,合理使用了太阳能这种新型绿色环保能源,避免了普通帐篷功能单一性,实现在野外生活的基本照明和手机等电子设备用电,解决了野外生活、野外救灾等基本居住、用电问题;采用伸缩性骨架,及重量轻的便携式太阳能组件,易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帐篷骨架,2-帐篷布,3-太阳能组件,4-魔术贴,5-蓄电控制箱,6-电源输出接口,7-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帐篷,包括帐篷主体,所述帐篷主体包括支撑作用的帐篷骨架1及布设于骨架外侧的帐篷布2,帐篷骨架由伸缩型支撑杆连接组合而成,骨架的顶部支撑杆成放射状分布呈伞型结构;所述帐篷布外侧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设置有太阳能组件3,该太阳能组件3采用晶硅太阳能组件或可折叠的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3通过导线与一蓄电控制箱5相接,所述蓄电控制箱5包括蓄电锂电池及一具有标准电源输出接口6的电源输出控制器。
所述晶硅太阳能组件或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通过魔术贴或拉链连接于帐篷布的伞型顶部的外侧。如附图2所示,为晶硅太阳能组件3通过魔术贴4连接于帐篷布2上。
所述帐篷布2采用PVC防水涂层牛津布。
所述多功能太阳能帐篷还包括一LED照明灯具,所述LED照明灯具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帐篷骨架1上,且通过即插式连接线与蓄电控制箱5电连接。
如附图3所示,所述蓄电控制箱5由蓄电锂电池和电源输出控制器组成,电源输出控制器上有一组标准的电源输出接口6,电源输出控制器可控制各电源输出接口电压,具有控制充/放电的控制开关7;所述LED照明灯具以即插式连接线接于电源输出控制器的电源输出接口6。
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悠派户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悠派户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6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