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储蓄罐保温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826.5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洪全兴;洪兴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能泰丰特种保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储蓄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套,尤其涉及工业储蓄罐保温套。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储蓄罐的保温措施是用矿渣棉、玻璃棉等保温材料对其进行包裹,再用玻璃丝布或带状物将保温材料固定在工业储蓄罐外壳上,最后再涂上沥青油或包扎上铁皮,这种保温方式虽然也可达到保温的目的,但是这种保温方式施工时安装时较为复杂,保温材料与工业储蓄罐外壳之间会产生空隙,还是会造成热量的流失,保温效果不好;只能一次性使用,若遇到检修时就得完成拆除,造成资源浪费,人工成本高;安装过程繁琐、给施工人员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安装简单、拆换方便的工业储蓄罐保温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工业储蓄罐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包括左、右保温套,所述左、右保温套沿工业储蓄罐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左、右保温套通过螺栓以边沿依次相连的方式包裹于工业储蓄罐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保温套或者右保温套包括设于工业储蓄罐表面的保温材料层、设于保温材料层外的玻璃钢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材料层与工业储蓄罐表面还设有防止保温材料层与工业储蓄罐表面粘结的陶瓷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材料层与玻璃钢层之间还设有用于连接保温材料层与玻璃钢层的硅胶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材料层为一层以上的硅酸铝棉与短切毡相互叠加组成。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工业储蓄罐保温套相比,本工业储蓄罐保温套利用左保温套与右保温套相扣合的方式包裹工业储蓄罐,使得安装、拆卸简便,且能够重复利用,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成本;进一步的,利用玻璃钢作为外层,使得配合更紧密,保温效果更好,更不易损坏;进一步的,在工业储蓄罐与保温材料层之间设有陶瓷布层,使得保温材料层不易于储蓄罐表面粘结,提高了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储蓄罐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包括左保温套1、右保温套2,所述左保温套1、右保温套2沿工业储蓄罐3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左保温套1、右保温套2的相邻侧边上分别设有复数个连接耳4,所述左保温套1、右保温套2通过螺栓5穿设连接耳4的方式边沿依次相连地包裹于工业储蓄罐3上。所述左保温套1、右保温套2分别包括设于工业储蓄罐3表面的陶瓷布层6、设于陶瓷布层6外的保温材料层7、设于保温材料层7外的硅胶布层8、设于硅胶布层8外的玻璃钢层9。所述保温材料层7为硅酸铝棉与短切毡相互叠加组成。
与现有的工业储蓄罐保温套相比,本工业储蓄罐保温套利用左保温套与右保温套相扣合的方式包裹工业储蓄罐,使得安装、拆卸简便,且能够重复利用,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成本;进一步的,利用玻璃钢作为外层,使得配合更紧密,保温效果更好,更不易损坏;进一步的,在工业储蓄罐与保温材料层之间设有陶瓷布层,使得保温材料层不易于储蓄罐表面粘结,提高了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能泰丰特种保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中能泰丰特种保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电脑支座
- 下一篇:在役管道补口修复防腐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