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808.7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尔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00 | 分类号: | F02F3/00;F02F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81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活塞。
背景技术
活塞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发动机结构布置的原因,活塞的顶端通常设有气门坑来避免活塞在上止点时与气门之间相互干涉。
出于制造成本的考虑,许多活塞顶面的气门坑采用了铸造面。由于铸造表面上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铸造缺陷,所以相较机加工面,其可靠性要差一点。这些铸造缺陷有时候肉眼能观察到,有时候肉眼难以察觉。有一定深度的铸造缺陷会引起应力集中,而过度的应力集中会引起活塞在发动机内运转时失效。理论上,我们可以采用100%涡流探伤设备进行检查或使用其它探测手段来发现这些缺陷,但从成本上来说,这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不影响活塞燃烧室的容积的前提下对活塞的构造重新改造,以改善活塞气门坑的铸造面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改进的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其特征在于:活塞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燃烧室和气门坑,气门坑的底表面为网格纹路结构。
燃烧室呈盆形结构设在活塞本体的顶面。
燃烧室呈凸台结构设在活塞本体的顶面。
气门坑呈半圆形凹槽结构对称布设在活塞本体的顶面。
活塞本体的顶面与燃烧室的衔接处设有弧形结构进行过渡。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对活塞的气门坑底表面的结构作了特殊处理,在气门坑的底表面上增设一层网格纹路结构,改善气门坑的铸造质量,同时又不影响活塞燃烧室的容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1为活塞本体,2为燃烧室,3为气门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塞本体1的顶面上设有燃烧室2和气门坑3,气门坑3的底表面为网格纹路结构。燃烧室2呈盆形或凸台结构设在活塞本体1的顶面,气门坑3呈半圆形凹槽结构对称布设在活塞本体1的顶面。活塞本体1的顶面与燃烧室2的衔接处设有弧形结构进行过渡。
考虑之前在铸造活塞时,活塞本体1的气门坑3上往往会产生一些有深度的铸造缺陷,这些铸造缺陷会引起应力集中,从而引起发动机的运转失效。因此,我们在设计铸造活塞时,对气门坑3的表面形状作了特殊处理。具体来说,就是在制作活塞本体1的顶模的形状时,在气门坑3对应的模具位置的表面加上了很细小的网状线。网状线在此处的运用其实是类似于铝合金铸造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的排气系统。活塞浇铸时,如果铝液进入型腔时空气或气体没有被迅速排出,会造成无法正确充型,带来各种铸造缺陷,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在适当的部位加设排气系统,如排气槽、气塞等。在活塞成品气门坑表面留下铸造网状线,这是我们的首次大胆尝试。增加网状线之前,该活塞气门坑表面的铸造缺陷不良率居高不下;增加了网状线后,该项缺陷的不良率明显下降。而我们的计算结果也表明这样的表面对燃烧室容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铸造气门坑表面网状线有如下特点:1、在铸造过程中起到排气作用,从而改善铸件质量;2、在成品活塞上留有铸造印迹,但不影响活塞功能性要求。本实用新型对活塞的气门坑底表面的结构作了特殊处理,在气门坑的底表面上增设一层网格纹路结构,改善气门坑的铸造质量,同时又不影响活塞燃烧室的容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尔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尔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调节接地电阻阻值的防雷接地网结构
- 下一篇:阻值可调节的防雷接地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