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合一接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692.7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8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2/71;H01R13/40;H01R13/4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合一 接口 装置 | ||
1.一种二合一接口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2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置在所述电子设备(200)外壁上的容置腔(120)中的二合一连接器(110),所述二合一连接器(110)包括一外壳(111),所述外壳内开设有一开口向所述电子设备(200)壁外的插口,所述插口分为两个区段,所述两个区段分别用于设置USB插口(131)或SD插口(132),所述外壳(111)内还固定设置有一固定件(112),所述固定件(112)包括固定件前端(1121)和固定件后端(1122),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宽度小于所述固定件后端(1122)的宽度,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的宽度与所述USB插头(600)适配,用于保证所述USB插头(600)套合在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上;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触片组(113),所述固定件后端(112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触片组(114),所述第一金属触片组(113)或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114)分别与连接电路(300)的一端相连,用于实现USB插头(600)套合在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上并使所述USB插头(600)中的USB插头金属触片组与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下表面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片组(113)对应接触、或SD卡(500)插入所述SD插口(132)并使所述SD卡(500)上的SD卡金属触片组与所述固定件后端(1122)下表面的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114)对应接触时,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电路(300)与所述电子设备(200)上的总线(400)电路相连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分设于所述两个区段的所述USB插口(131)和SD插口(132)上下设置,分别平行于所述外壳(111)的底面,所述USB插口(131)的插入方向和SD插口(132)的插入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2)为一绝缘体,固定件后端(1122)一侧固定在所述外壳(111)远离该外壳(111)插口的内壁上,所述固定件前端(1121)置于所述外壳(111)靠近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触片组(114)一端为固定端(1141),另一端为一可在垂直于所述插口方向上上下弹动的自由端(1142),所述固定端(1141)固定在所述固定件(112)的固定件后端(11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1142)位于所述固定端(1141)前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1142)位于所述固定端(1141)后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2)上的固定件前端(1121)和固定件后端(1122)为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合一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2)形状呈“T”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6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电池电芯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铅酸蓄电池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