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救助药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558.7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睿 |
主分类号: | A61J1/03 | 分类号: | A61J1/03;A61B5/11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救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药盒,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救助药盒。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一种智能药盒,能够实现一定的智能功能。例如公开号CN101073533A的一种“智能药盒”,包括盒体和盖,其还包括设置在盒体内的转盘式药盘,转盘式药盘上均布有复数个用以盛放药品的空格;设置在盒体底部并可驱动转盘式药盘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盒体侧壁上的出药口,出药口设置有可开闭的门;设置在盒体内的控制记录装置;该控制记录装置可对取药的次数记录并存储,定时提醒患者服用药物;设置在盒体上,可记录开门次数的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记录装置电连接,给控制记录装置发出脉冲信号。
虽然这种智能药盒能够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病史、服药时间、服药方式、服药数量等相关信息。但是,并不能够及时地跟踪患者病情、对其进行及时求助。特别是对于患有心脏病等需急性救助的患者而言,虽然心脏病患者通常随身携带“救心丸”等药物并在稍感不适时或事先服用以达到在第一时间预防或及时缓解病情之目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患者本人往往无法自己服药或报警求救,有可能失去最佳施救时机,此时需要提醒与患者有一定空间距离内的人员对患者援手施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便于取药用药又能及时发出报警施救信号的智能救助药盒。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智能救助药盒,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放置多个药丸的装药部,将装药部内的药丸弹出的射药部,以及控制射药部弹出药丸的控制部;控制部包括单片机、加速度仪、陀螺仪和报警器,加速度仪和陀螺仪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射药部的控制端,单片机的相应输出端连接报警器的输入端。
所述壳体采用手枪形状,所述装药部设在枪把处,所述射药部设在枪筒处。
所述装药部包括药匣和弹簧,药匣内设有容纳药丸的推药腔,弹簧以能顶出此推药腔内的药丸至所述射药部内的方式设置在药匣内。
所述装药部还包括推片,所述药匣相对两侧腔壁上开有开口,推片设在所述推药腔内且推片的两端伸入此开口内,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推药腔内且弹簧的一端部抵顶在推片上。
所述射药部包括电机、拨轮和射药管,电机的转轴连接拨轮,拨轮采用圆柱结构,拨轮的圆周面上以等分角的方式设有多个拨片,相邻两个拨片之间形成夹设药丸的夹药腔,拨轮以旋转后使各夹药腔分别承接所述推药腔内的药丸并送至射药管内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拨轮采用齿轮结构,每一个齿片形成所述拨片。
所述单片机的电路中设有控制所述电机启停的点触开关;所述射药部还包括扳机,扳机的一端部位于所述壳体外,扳机的另一端部通过传动杆连接到点触开关的常开触点。
所述控制部还包括人机界面,人机界面设在所述壳体表面,人机界面双向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相应输入端。
所述控制部还包括控制键,控制键设置在所述壳体表面,控制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相应输入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救助药盒具有以下有益果:患者随身携带智能救助药盒,在装药部中置入一定数量的药丸通过控制部操控射药部将装药部中的药丸射出,能够弹出一次所需服药量,患者服药非常便利。而且通过加速度仪和陀螺仪可测得患的运动参数相关的信号;通过单片机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所获取的号进行识别,识别分成两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加速度计取得的三轴速度信号的峰-峰值(英文名称:peak-to-peak value,定义: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正向与负向峰值之差)、方差等特征值的加权判断是有可能发生摔倒。若不存在摔倒即不对陀螺仪数据进行处理,如若能发生摔倒,就对陀螺仪得到的数据进行精确判断,通过对信号特值和三维运动重建可以精确判断是否摔倒或昏倒。一旦判断出患者倒或昏倒,则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周边或者附近人员及时进援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救助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装药部和射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装药部内的药丸的推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射药部内的药丸的射出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拨轮的射出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部的原理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部的工作流程示框图。
图中:
药丸 1a 壳体 1
装药部 2 药匣 21
推药腔 211 弹簧 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睿,未经李明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