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极控永磁交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199.5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8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吕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长顺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50/20;H01H51/01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极控 永磁 交流 接触器 | ||
1.一种双极控永磁交流接触器,包括有电磁控机构、衔铁触点机构和电控电路,其电磁控机构中的电磁骨架(3)置于四方壳体(8)内,电磁骨架(3)的中央为衔铁(1)纵向导向滑移的内孔,其特征在于四方壳体(8)的上、下与内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供衔铁上、下导杆(10、11)导向移动的穿孔(13、14),电磁骨架(3)上设有永磁组和电磁线圈交错设置的环槽,每一永磁组均由四块永磁体(4)组成,且四永磁体同性磁极均向内、置于环槽每一侧槽的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控永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电磁骨架(3)具有两环槽结构,两环槽分别设置电磁线圈和永磁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控永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电磁骨架具有五环槽结构,两电磁线圈(L1、L2)和上中下三永磁组分别交错设置在所述的五环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控永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衔铁(1)处于上开关极限位,衔铁(1)的下台肩就位于电磁线圈底端平面之上,且下台肩与电磁线圈底端平面的高度差应小于下电磁线圈总高度的1/2,衔铁(1)处于下开关极限位时,衔铁(1)的上台肩就位于电磁线圈顶端平面之下,且上台肩与电磁线圈顶端平面的高度差应小于电磁线圈总高度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控永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衔铁(1)处于上开关极限位,衔铁(1)的下台肩就位于下电磁线圈(L2)底端平面之上,且下台肩与下电磁线圈(L2)底端平面的高度差(a2)应小于下电磁线圈(L2)总高度的1/2;衔铁(1)处于下开关极限位,衔铁(1)的上台肩处于上电磁线圈(L1)顶端平面之下,而且上台肩与上电磁线圈(L1)的顶端平面的高度差(a1)小于上电磁线圈(L1)高度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控永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电控电路由主回路、第一电磁线圈回路和第二电磁线圈回路构成,第一电磁线圈回路中,第一电磁线圈与主控继电器常闭触点(K15)串联,连接作为第一整流电路和充电电容输出端的负载支路,第二电磁线圈连接作为第二整流电路的负载支路,第一整流电路输入端与衔铁行程开关常开触点(S1-S4)串联、再和第二整流电路输入端、主控继电器(J1)和主回路共同连接于交流电源端口,第二整流电路输入端串联辅控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K35),主回路由衔铁行程开关常闭触头(S2-S3)与辅控继电器(J2)串联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长顺,未经吕长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1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