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头过热荧光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4925.1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廷;罗衍岭;刘勇;郑旺;王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高锡明 |
地址: | 061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过热 荧光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在电线接头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属于信号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和输配电线路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线接头,这些接头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并且其发热量随线路老化不断增加,当接头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电力部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电力部门每年都要定期利用红外测温仪对电线接头的工作温度进行普测,以及时发现并排除事故隐患。但红外测温作业需要在夜间(用电高峰时段)进行,而且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车辆,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接头过热荧光报警器,以提高检测效率和操作的安全性,降低检测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接头过热荧光报警器,它包括安装螺母、套筒、螺旋弹簧和警示荧光轴,所述安装螺母的一端通过内螺纹与电线接头的连接螺栓固接,另一端的端面中部设置有热敏铁氧体,所述套筒的一端与安装螺母带有热敏铁氧体的一端对接,另一端设置有向内的翻边;所述警示荧光轴与套筒同轴,其一端插入套筒内并设置有与套筒的翻边相对应的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中部固定有与热敏铁氧体相对应的永久磁铁,所述螺旋弹簧位于套筒内,其一端顶在安装螺母上,一端顶在警示荧光轴的限位盘上。
上述接头过热荧光报警器,所述警示荧光轴的侧壁上设置有荧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警示荧光轴依靠永久磁铁与热敏铁氧体之间的磁力维持在套筒内,当电线接头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敏铁氧体失去磁性,警示荧光轴被螺旋弹簧推出套筒,向检测人员发出荧光报警信号。
由于本实用新型进入报警状态后,即使电线接头的温度降低到正常范围以内,警示荧光轴也不会自动回到套筒内,因此使用本装置对电线接头进行普测时,检测时段不受任何限制,而且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操作的安全性,降低了检测成本和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常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报警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安装螺母,2、套筒,3、螺旋弹簧,4、警示荧光轴,5、热敏铁氧体,6、永久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螺母1、套筒2、螺旋弹簧3、警示荧光轴4、热敏铁氧体5和永久磁铁6。
参看图1,接头部位温度未超出限值时,热敏铁氧体5和永久磁铁6靠磁力吸合在一起,螺旋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警示荧光轴4位于套筒2内部,检测人员不能看到警示荧光轴4侧壁的荧光。
参看图2,接头部位温度超出限值时,热敏铁氧体5失去磁性,永久磁铁6与热敏铁氧体5之间的磁力消失,警示荧光轴4在螺旋弹簧3的推动下从套筒2内伸出,向检测人员发出荧光报警信号。
热敏铁氧体5是一种化学物质,类似于磁棒,对温度敏感性高,报警器的动作温度可以通过改变热敏铁氧体5的各化学成分的比例来进行调节,温度设定方便精确,设定值有70℃、80℃、90℃、100℃、110℃、120℃等,温度误差≤±2℃,能满足现场需求。
警示荧光轴4位于套筒2内部时,报警器总长约5cm;报警器动作后,警示荧光轴4弹出,报警器总长约7cm,其绝缘性能和距离均满足规程要求。警示荧光轴4弹出后,即使接头处温度降回到设定温度以下,由于此时热敏铁氧体5与永久磁铁6之间存在有一定距离,磁通密度变小,吸引力不能克服螺旋弹簧3的弹力,永久磁铁6也不会再与热敏铁氧体5吸合在一起,报警器处于自保持状态。
利用带伸缩性绝缘拉杆的棘轮扳手,可在带电状态下将本报警器直接安装于一次设备接头处,报警器动作后,可通过手工复归,实现重复使用,使用寿命≥1000次,年限为10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未经沧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4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保护功能的弹簧弹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振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