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寒连体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3181.1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2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包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效诚 |
主分类号: | A41D1/00 | 分类号: | A41D1/00;A41D13/01;A41D27/00;A41D27/20;A41D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寒 连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尤其涉及一种特别为非动车驾驶员设计的有防寒功能的服装。
背景技术
非机动车机动车尤其是电动车驾驶员在骑车时为抵御严寒会特别穿上一件防寒服,通过专利查新,现有的防寒服或解决的只是保暖问题,一部分是有电热功能的防寒服,如ZL200910181177.5具有碳晶发热模块的防寒服,ZL201110307061.9具有碳纤维发热模块的防寒服,ZL200620151747.8电热防寒服等;一部分是有充气层的防寒服,如ZL200810123980.9智能控制的充气防寒服;或解决的只是方便脱卸的问题,如防寒服是可组合式的防寒服,ZL200910033877.X带有可脱卸式罗纹袖的防寒服及ZL201010275666.X具有无痕脱卸帽的防寒服外套等,服装各部分可自由脱卸;或是针对局部挡风的防寒服,如ZL201010275174.0具有挡风功能的防寒服外套, 此发明的优点是在寒冷的冬日里可以起到像口罩一般挡风的效果。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不方便穿脱,驾驶车辆时行动不灵活,遇紧急情况时胳膊、腿伸展不利索,活动范围受限,行驶途中拿取手机等小物件不方便,晚上骑车安全性低,衣服成本相对高,不易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非机动车驾驶员的防寒服穿脱繁琐;骑车时肢体活动受限,不灵活;行驶途中拿取手机等小物件不方便;夜晚不易被机动车驾驶员看见的缺陷,提供一种穿脱方便、快捷、驾驶车辆时手脚运动灵活性增大,安全性增大,拿取手机等小物件方便;衣服易清洁,成本低的一种防寒连体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寒连体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竖领1、衣袖2、上衣前片3、后片肩4、裤腿5、腰部左右连接带8、胯部左右连接带9、正面警示反光条6.1、背面警示反光条6.2、领部子母搭扣10.1、袖口子母搭扣10.2、连接带子母搭扣10.3、裤腿子母搭扣10.4、裤脚子母搭扣10.5、口袋子母搭扣10.6、口袋11,所述的竖领1与上衣前片3、后片肩4用线缝合,衣袖2与上衣前片3、后片肩4用线缝合,裤腿5由裤腿前片5.1及裤腿后片5.2连接为一个整体组成,上衣前片3的下端与裤腿前片6上端用线缝合,防寒连体服背部后片肩4以下至裤腿后片5.2上端无布料,由腰部左右连接带8、胯部左右连接带9连接,口袋11袋口处由口袋子母搭扣10.6封口,防寒连体服正面上臂内侧至前胸处各缝有两条正面警示反光条6.1,防寒连体服背面上臂外侧至肩背各缝有两条背面警示反光条6.2,竖领1上设置有领部子母搭扣10.1,衣袖2袖口处设有袖口子母搭扣10.2,腰部左右连接带8及胯部左右连接带9均分别由连接带子母搭扣10.3连接,裤腿后片5.2上端设有裤腿子母搭扣10.4,裤脚13上设有裤脚子母搭扣10.5,裤腿后片口12处的裤腿周长是相应身高的穿衣服人的平均鞋码的鞋垫外周长+3寸,裤角13的周长等于裤腿周长,衣袖2与上衣前片3连接处袖洞14处的袖洞周长为裤腿后片口12处的裤腿周长的五分之四。
所述的后片肩4的宽度是袖宽的一半,口袋11缝制在上衣前片3的腹部处,口袋11为方形,边长为20CM,尺寸为20CM*20CM。
防寒连体服的衣物面料采用PU仿皮布料。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衣物相对臃肿,穿脱费力,穿着骑车时肢体活动受限,不灵活;夜晚不易被机动车驾驶员看见,衣物成本高,不易清洁、手机、零钱等小物件取拿不便的缺陷,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穿脱方便、快捷、驾驶车辆时手脚运动灵活性增大,安全性增大,接打电话等方便,衣服易清洁,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效诚,未经包效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3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存储空间动态均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下一篇:应用消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