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HD reflow手机摄像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2554.3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扣文;张宝忠;赵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12 | 分类号: | G03B17/12;G02B7/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d reflow 手机 摄像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摄像模组行业,提供一种HD reflow手机摄像模组,是一种基于芯片表面定位的可过回流焊接的免调焦摄像模组,能够实现高清拍摄。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一代reflow模组已成功量产,VGA分辨率主要应用于手机前置摄像模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前置摄像模组要求能实现高清拍摄。传统工艺的手机摄像模组虽能实现高清拍摄,但是无法过回流焊,只能通过连接器来与手机主板相连,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手机也很难做到超薄;目前的reflow模组虽能过回流焊,但是拍照分辨率又无法满足高清拍摄。
所以需要开发一种既能过回流焊又能实现高清拍摄的手机摄像模组,来满足手机市场对摄像模组的需求:在保证拍照品质的前提下,而又有超薄的结构和较低的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HD reflow手机摄像模组,解决了手机摄像模组在超薄结构的前提下仍有高拍照品质的问题,所述HD reflow手机摄像模组指高清手机可过回流焊摄像模组。
所述HD reflow手机摄像模组包括SOMA片、镜头、镜座、感光芯片、线路板,所述镜座上部设置有容纳镜头的凹腔,所述SOMA片位于镜座的顶部,所述线路板位于镜座的底部,所述感光芯片在线路板和镜座之间。
所述凹腔设置有对镜头限位的镜座定位面,镜头底部有对应的镜头定位面。
所述凹腔的镜座定位面设置有镜座点胶槽,所述镜头通过镜座点胶槽的UV胶固定在镜座内。
所述镜座定位面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另一端连通镜座和线路板间存在的空隙。
所述镜座采用芯片表面定位的方式与感光芯片接触定位。
所述HD reflow手机模组填补目前市场上可过回流焊的高清摄像头空白,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芯片表面定位方式来保证镜头BFL,使定位更加准确,保证产品的成像效果,所述镜头从正面组装,取消上一代reflow的隔圈设计,成本降低;因其具有结构简单特性,产品的外形也可以做的较小,模组外形尺寸最小可以做到4.5mm×4.5mm,来满足市场对手机摄像模组小型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上一代reflow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上一代reflow摄像模组的分解图;
图3是HD reflow手机模组的示意图;
图4是HD reflow手机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HD reflow手机模组的分解图;
图6是HD reflow手机模组的镜座凹腔示意图;
图7是凹腔内的出气孔位置示意图;
图8是镜座下部的出气孔位置示意图;
图9是出气孔的示意图;
图10是出气孔的气体流出示意图;
图11是镜头、镜座和感光芯片接触面的示意图。
各部件名称:1-SOMA片;2-镜头;3-镜座;4-感光芯片;5-线路板;6-镜座点胶槽;7-镜座定位面;8-镜头定位面;9-出气孔;10-镜头镜座接触面;11-镜座芯片接触面;33-镜座;22-镜头;110-压圈;44-感光芯片;55- 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上一代VGA reflow模组镜头22是从镜座11下部组装,并且有压圈110设计,然后下部是感光芯片44和线路板55,所述HD reflow手机模组是一种新的reflow模组设计方法,针对上一代reflow模组主要有以下创新点:通过芯片表面定位方式来保证镜头的BFL,镜头2直接从镜座3上部组装,胶水固定,外端面贴soma片1,取消了镜头压圈设计,从镜头2的底部进行排气,能够实现高清手机摄像。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HD reflow手机摄像模组包括SOMA片1、镜头2、镜座3、感光芯片4、线路板5,所述镜座3上部设置有容纳镜头2的凹腔,所述SOMA片1位于镜座3的顶部,所述线路板5位于镜座3的底部,所述感光芯片4在线路板5和镜座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2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球机近吸式独立风道散热结构
- 下一篇:防止液晶面板表面擦伤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