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感遥控输入的游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2505.X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9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郑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遥 |
主分类号: | A63F13/00 | 分类号: | A63F13/00;A63F13/06;A63F13/10;G06F3/033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邱积权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控 输入 游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体感遥控输入的游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最受欢迎的游戏装置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和有线手柄。该游戏装置存在如下缺点:人们通常采用坐姿,只需要活动手指就能控制上述的输入设备进行游戏,当游戏玩家长时间玩电脑或网络游戏时,可能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特点是对青少年的成长相当有害。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体感遥控输入的游戏机,其采用了3轴加速度传感器、CMOS红外感应以及蓝牙无线通信等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自身的身体动作来操作游戏,相比传统的手指操作,身体的运动量和娱乐性大大增加,受到广大游戏玩家的追捧。中国专利号为200820059026.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体感遥控输入的游戏装置”,其通过USB接口连接在计算机上的主机以及与该主机配套使用的体感无线手柄,使得游戏玩家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体感互动游戏的体感输入,不但能玩游戏还能操作电脑的一些应用程序,相比较购买专用游戏体验体感游戏来说,经济投入少且效益高。该实用新型存在如下缺点:采用操作手柄的方式,运动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游戏者的体验乐趣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玩家更具乐趣的体感遥控输入的游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体感遥控输入的游戏装置,包括一个或两个体感控制器、信号接收器、控制器和体感游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感控制器为佩戴在手臂或脚腕的环状控制器,所述的环状控制器上安装有信号发射器,所述的信号发射器与所述的信号接收器相互通信,所述的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的体感游戏终端连接。
所述的信号接收器为信号接收球,所述的信号接收球为四个,四个信号接收球固定在显示器的四周。
四个信号接收球通过USB接口输出到控制器。
所述的信号发射器为蓝牙4.0,所述的信号发射器安装在环状控制器的外表面。
所述的环状控制器上设置有充电接口。
体感游戏终端为wii或xbox或PS3体感游戏终端。
环状控制器包括腕扣带固定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游戏者将环状体感控制器固定在手、脚等固定体位,随着游戏者的动作,将动作信号利用蓝牙传输到位于显示屏周围的信号接收球,信号接受球将信号利用USB接线传输到处理器,处理器将动作信号经过分析、筛选、处理后传输给wii或xbox或PS3等体感游戏终端,实现对wii或xbox或PS3等终端的更精确更灵敏的动作控制,提高游戏者的体验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体感控制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球和USB接口的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场景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体感遥控输入的游戏装置,包括一个或两个体感控制器1、信号接收器2、控制器3和体感游戏终端4,体感控制器1为佩戴在手臂或脚腕的环状控制器1,环状控制器1上安装有信号发射器11,信号发射器11与信号接收器2相互通信,信号接收器2与控制器3连接,控制器2与体感游戏终端4连接。体感控制器的内径约φ60~70mm采用腕扣带固定方式。游戏者戴在手臂或脚腕,随着手部或脚步的运动,将信号从体感控制器发送到信号接受球。信号接收器2为信号接收球,信号接收球为四个,四个信号接收球固定在显示器的四周。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处理器:采用主频最高3.2GHz,运行频率729MHz,9二级缓存4MB TDP 73W GPU频率 733MHz。信号接收球的直径φ50~60mm,采用蓝牙4.0传输方式。将4个信号接受球的底座利用3M胶贴均分定在显示器四周。四个接受球用集线方式汇总到一个USB接口输出到控制器。四个信号接收球2通过USB接口5输出到控制器3。信号发射器11为蓝牙4.0,信号发射器11安装在环状控制器1的外表面。环状控制器1上设置有充电接口12。体感游戏终端4为wii或xbox或PS3体感游戏终端。环状控制器1包括腕扣带固定结构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遥,未经郑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2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