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2241.8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江 |
主分类号: | F28F9/22 | 分类号: | F28F9/22;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2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换热器,属于制冷行业的一种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换热器作为冷却剂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的一种设备,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制冷行业。现有的空气换热器普遍采用一根铜管盘缠穿插与换热器的翅片中,冷却剂通过铜管进入到换热器中,利用翅片之间的空气与冷却剂进行换热。这种只有一根铜管的换热器通常冷却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冷却剂从铜管的入口到出口有较长的路径,冷却剂在走完整根铜管的过程中,温度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导致了空气与冷却剂的换热不均匀。
也有使用多根铜管的空气换热器,但是这种换热器通常与压缩机的冷却剂出口直接相连,冷却剂进入各铜管的流量不均匀,因而也导致换热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换热器,既能提高换热效果,又能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换热器,包括翅片,在翅片组成的换热器本体上设置有至少各两个进液口和出液口,铜管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口,分液器的出液口连接进液口;所述的分液器的进液孔内设置有一个节流环,节流环的内径小于进液孔的内径;所述的分液器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分流管,分流管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出液口的内径大于分流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分液器的设计,使冷却剂进入换热器的流量均匀,提高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分液器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翅片1、分液器2、进液口11、出液口12、铜管13、进液孔21、节流环22、分流管23、出液口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空气换热器,包括翅片1,在翅片1组成的换热器本体上设置有至少各两个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铜管13连接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分液器2的出液口24连接进液口11。
所述的分液器2的进液孔21内设置有一个节流环22,节流环22的内径小于进液孔21的内径。
所述的分液器2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分流管23,分流管23上设置有出液口24,所述的出液口24的内径大于分流管23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热器本体上设置至少两个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并利用分液器2对冷却剂进行分流,使冷却剂在换热器本体上分布均匀,分液器2的节流环22的设计,提高了冷却剂进入到分流管23时的压力,加强了换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江,未经孙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22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定量检测促卵泡生成素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