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01576.8 | 申请日: | 2013-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富城;程铁仕;单震;庄学诚;韩庆民;张益;营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 地址: | 21317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说是柴油机上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微穿孔消声器是一种能阻碍声音传播而让气流通过的、防治气流动力性噪声的专用设备。它是由多段不同通体利用多孔扩散原理改变原气流的声频的排气放空消声器,消声器采用多空腔结构,不使用任何阻性吸声填料,使用寿命长,阻力损失小, 消声频带宽。耐高温 、耐高速气流冲击。工作时不起尘。不怕油雾、水气。无需维修保养。主要用于降低锅炉、汽轮机、蒸汽发生器、蒸汽管网、压缩空气等蒸汽、空气、咽气及各种无毒性无害有压气体的排汽放空时产生的喷注噪声。现有单缸机和多缸机采用消声器基本上上均是长圆筒形,结构简单。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0949480Y公开的一种消声器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圆柱形的消声筒,消声筒底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出尘孔,消声筒内有一个台阶形的消声器总成,消声器总成的两端各自连有一个伸入到消声器总成内的进气管和排气管,伸入到消声器总成内 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管壁上级消声器总成的两端面各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通孔,消声器总成的中间有一个隔板,隔板将消声器总成隔分成左右两室,排气管的管口上有防雨帽。在该现有技术中,由于该消声筒是圆柱形的,在满足消声容积的前提下,一般尺寸都会设计得较大,而机身或机罩内部空间有限,不能将圆柱形消声筒装与机身或机罩内部,常常被安装在车身或机罩外面,影响整车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消声器的消声筒为圆柱状,不利于布置在机身或机罩内部,从而影响整车美观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紧凑,能够安装在机身或机罩内部的消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消声器,包括具有内腔的消声器壳体;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左、右腔室的隔板,以及分别伸入到所述左、右腔室的进气管和排气管,且所述隔板、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管壁上分别成型有数个通孔,所述消声器壳体的横截面呈椭圆状。
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消声器接头。
所述进气管对半焊接形成。
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消声器管。
所述消声器管为一成型对半焊接的过渡接头。
所述排气管为一卷制管。
所述进气管上设有116个直径为5毫米和46个直径为4毫米的所述通孔。
所述排气管上设有175个直径为5毫米的所述通孔。
所述隔板上设有104个直径为6毫米的所述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消声器为两腔设计,且所述消声器壳体的横截面呈椭圆状,使得消声器外型扁平,体型紧凑,在满足同等消声容积的前提下,所占安装空间更小,能够安装在机身或机罩内部,使得整车外形美观。
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消声器管为一成型对半焊接的过渡接头,能够有利于消声器的出气。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的消声器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的左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消声器壳体、2-隔板、3-进气管、4-排气管、5-通孔、6-消声器接头、7-消声器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消声器,包括具有内腔的消声器壳体1;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左、右腔室的隔板2,以及分别伸入到所述左、右腔室的进气管3和排气管4,且所述隔板2、所述进气管3和排气管4的管壁上分别成型有数个通孔5,所述消声器壳体1的横截面呈椭圆状。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因设置成横截面为椭圆的扁平状,使得体型紧凑,在满足同等消声容积的前提下,所占安装空间更小,能够安装在机身或机罩内部,使得整车外形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3上设有消声器接头6。所述进气管3对半焊接形成。
所述排气管4上设有消声器管7。为了有利于消声器的出气,所述消声器管7优选为一成型对半焊接的过渡接头。所述排气管4为一卷制管。
所述进气管3上设有116个直径为5毫米和46个直径为4毫米的所述通孔5。所述排气管4上设有175个直径为5毫米的所述通孔5。所述隔板2上设有104个直径为6毫米的所述通孔5。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15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