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视壁挂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1281.0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一舟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F16M11/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 壁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材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视壁挂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面上用来安装电视的器材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结构、工作原理也都不尽相同。其中,专利号为:2010102422330,名称为:平板电视机架的专利文献中介绍了一种用于安装电视的安装架,其主要由墙板、挂钩以及锁片组成,使用时,先将电视机安装在挂钩上,然后将挂钩挂在墙板上,弹性件能够使锁片自动将墙板卡住,实现电视机的安装,在拆下电视机的时候,用绳子拉一下锁片就可以使锁片与墙板分离,为了便于操控,在锁片上还设置卡齿,当锁片被拉下,卡齿卡在锁片的转轴,将锁片卡住,使锁片能够始终处于与墙板的分离状态,此时就可以拆下电视机,但这种结构还存在一些不足:将锁片卡住的结构对锁片具有定位作用,虽然便于电视机的拆卸,但再次使用时还需要将对锁片进行推压使其与卡齿分离,比较麻烦,而使用者要是忘记此项操作,仍将电视机通过挂钩挂在墙板上则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此种结构的安装架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更为简便、安全性更高的电视壁挂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视壁挂架,它包括墙板、挂钩挂钩,挂钩上设有锁片以及弹性件,锁片的前端设有卡齿,侧壁设有滑孔,滑孔的前端设有定位槽,一根转轴穿过滑孔将锁片安装在挂钩上,弹性件的一端与挂钩连接,另一端与锁片连接,在锁片的尾部还设有拉绳,锁片与墙板之间还设有自动复位机构,该自动复位结构用于解除定位槽对锁片的定位。
所述的自动复位机构是指,锁片上推顶块,所述的推顶块位于锁片前端,并与卡齿之间设有容置墙板的卡口,该推顶块与墙板相抵时对锁片施加转动推力。
锁片侧壁上滑孔的尾部设有锁紧槽。
所述的挂钩包括钩部和支撑部,钩部的下端与支撑部转动连接,支撑部的上部设有用于引导钩部的弧形孔,钩部经限位块与弧形孔相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锁片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没有被定位槽卡住,此时称为关闭状态,另一种是锁片被定位槽卡住,此时称为开启状态,在现有技术中,在将挂钩锁定在墙板上时都在关闭状态下,通过锁片在弹簧的拉伸作用下的伸缩功能实现,但实际使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操作不太顺畅,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拉线将锁片拉至状态,首先是非常方便电视机安装到墙板上,其次,在安装电视机时,通过专门的复位装置驱动锁片使其将锁片与墙板锁紧,锁片自动锁紧,电视机的安装比较可靠,其操作非常方便。
而作为改进措施,将现有技术中与支撑部为一体的钩部设置为与支撑部可转动的活动连接方式,与墙板配合安装时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视壁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视壁挂架中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视壁挂架中挂钩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视壁挂架,它包括墙板1、挂钩2,挂钩2上设有锁片3以及弹性件4。
在锁片3的前端设有卡齿5,该卡齿5与挂钩2的支撑部13共同作用起到夹住墙板1的作用。
在锁片3的侧壁设有滑孔6,滑孔6的前端设有定位槽7,锁片3通过一根转轴穿过滑孔6将锁片3安装在挂钩2上,该转轴既起到支撑锁片3的作用,又可以实现锁片3的转动。
弹性件4一般选用拉簧,使用时将拉簧的一端与挂钩2的支撑部13连接,另一端与锁片3的尾部连接,这里的拉簧要处于锁片3与支撑部13之间,这样就可以对锁片3施加拉力使锁片3的上端外翘,当然为便于操作,在锁片3的尾部还设有拉绳8,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拉绳8只是统称,其主要作用是对锁片3施加拉力,其具体也可以是杆、或者其他片材、塑料材料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一舟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一舟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1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