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井下解吸/粉碎解吸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0221.7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1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刚;李莉;赵鹏翔;潘红宇;林海飞;成连华;肖鹏;黄金星;刘超;丁洋;李志梁;胡魏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2 | 分类号: | G01N3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井下 解吸 粉碎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样瓦斯现场粉碎解吸一体化装置,具体是在前人开发的大型粉碎解吸装置的基础上,对煤矿工作面(煤巷)采出的煤样进行现场解吸,测试煤样常压不可解吸瓦斯含量的一种便携式井下解吸/粉碎解吸一体化装置,适用于各大煤炭院校及各大煤炭企业。
背景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灾难的发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煤炭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深入研究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的测定煤层瓦斯含量,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目前所使用的瓦斯含量测定装置无法在井下进行现场粉碎,只能利用煤样罐将所采煤样取至地面,开展煤样的粉碎解吸,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煤样罐漏气现象,使得煤样在取至地面的过程中长时间的和氧气接触,发生煤氧复合反应,造成了煤样的结构的破坏,导致无法准确的测定煤样地面自然解吸及粉碎过程中解吸的瓦斯含量,使测试结果与实际瓦斯含量出现很大偏差,无法对现场生产过程中对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井下解吸/粉碎解吸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式井下解吸/粉碎解吸一体化装置,包括煤样采集装置、小型煤样粉碎装置、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所述的煤样采集装置由煤电钻、麻花钻杆、煤样罐(5)组成;小型煤样粉碎装置由便携颚式粉碎机(4)、导气管(3)、机械秒表(2)组成;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由瓦斯气体解吸量测试装置(1)及计算机(6)组成,便携颚式粉碎机(4)和煤样罐(5)分别通过导气管(3)与瓦斯气体解吸量测试装置(1)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前人研制的大型煤样瓦斯残存含量测试装置的基础上,改变了以前机器体积大、重量大、携带不方便等不足,研制了一套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现场实用性强、测试结果精度高的便携式井下解吸/粉碎解吸一体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方便现场科研人员及煤炭企业技术人员携带与操作,在现场顺利开展工作,对所采煤样进行直接粉碎解吸,及时方便的测试煤样常压下的不可解吸瓦斯量,减少采出煤样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提高了煤样总体瓦斯含量测定结果的精度,本实用新型实验测定效果清楚直观,检测周期短、见效快,为煤体瓦斯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方便。可为进一步研究煤层中瓦斯赋存规律提供基础数据。本实用新型减小了煤样在运送过程中由于密封不严密所造成的实验数据偏差大的问题,同时也减少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便携式井下解吸/粉碎解吸一体化装置包括煤样采集装置、小型煤样粉碎装置、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煤样采集装置由煤电钻、麻花钻杆、煤样罐5组成;小型煤样粉碎装置由便携颚式粉碎机4、导气管3、机械秒表2组成;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由瓦斯气体解吸量测试装置1及计算机6组成,便携颚式粉碎机4和煤样罐5分别通过导气管3与瓦斯气体解吸量测试装置1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验方式如下:实验开始前,先对装置本身气密性进行检测,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将利用煤样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密封良好的VI类煤样与煤样瓦斯气体解吸量测试装置1相连接,在井下对所采集的煤样瓦斯含量进行直接测定,之后将煤样罐5完全密封,带至地面,将其与煤样瓦斯气体解吸量测试装置1再次连接,打开煤样罐5阀门,测定煤样地面直接解吸量,解吸40min后(具体视解吸情况而定,若长时间无气体出现可停止解吸,记录终止读数)打开煤样罐5,将其中煤样取出利用60~80目的组合筛,对其进行筛分,取出120g倒入便携颚式粉碎机4中并将其与瓦斯气体解吸量测试装置1相连接,测试粉碎过程中煤体常压下不可解吸的瓦斯量,粉碎过程中利用机械秒表2每30s记录一次瓦斯解吸量,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出所采煤样常压下不可解吸的瓦斯含量,为研究煤层中瓦斯赋存规律提供基础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0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