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话同步电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99748.2 | 申请日: | 2013-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2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施有春;樊国斌;盛宝荣;朱佩冬;蔡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9/02 | 分类号: | H04M1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话 同步 电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局设备(如电话机)的振铃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有线电话设备(即俗称的座机或固定电话)的来电振铃(即俗称的电话铃声)均基于电话自身的信号源,采用通用小功率电子喇叭来实现的。其一般仅能满足家用和办公电话使用,对一些需在现场噪音较大区域或作报警使用的有线电话设备(如:生产现场的电话或110、120、119等特服电话),现行的电话设备主要存在话机铃声小、现场警示作用不明显等缺陷,尤其是用于夜间报警使用的特定专用号码电话,更是存在因铃声过小而导致接听不及时等问题。
公开日为2005年11月2日,公开号为CN169168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音频/视频装置的电话来电提示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含:安装于移动通信终端,当电话来电时发送来电信号的来电信号发送模块;安装于音频/视频装置,接收移动通信终端的来电信号发送模块发送的来电信号的来电信号接收模块;处理通过来电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来电信号,且为了告知电话来电而控制音频/视频装置的微处理器;根据从微处理器接收的控制信号,调节音频装置的音量的声音音量调节部;在音频装置中调节音量的同时,利用输出铃声的声音信息发送部;根据从微处理器接收的控制信号,往视频装置输出电话来电提示信息的OSD控制部。其发明目的是当移动通信终端处于不利于用户察觉其来电铃声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音频/视频装置让用户容易地察觉来电信号。但是,该技术方案并不能满足现场噪音较大区域或作报警使用时对铃声要求高的需求,尤其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生产现场和110、120、119等特服电话实时报警的功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话同步电铃装置,其采用较大功率的交流电电铃和发光装置,在来电振铃的同时,可同步发出较大的电铃声或光信号,能有效地克服现有电话机存在的铃声小等问题。尤其解决了作为企业生产现场和110、120、119等特服电话来电时现场警示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可在现场噪音较大区域或作来电报警装置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话同步电铃装置,包括与电话接线盒相连的电话线,其特征是:所述的电话同步电铃装置经电话线与电话接线盒中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对应连接,与所监控的电话机成并联设置;所述的电话同步电铃装置由第一电阻、第五电容、桥堆整流器、电解电容、固态继电器、来电声/光指示装置组成。
其中,所述的第一电阻串接在一根电话线与桥堆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的第五电容串接在另一根电话线与桥堆整流器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桥堆整流器的第一、第二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的第一、第二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的电解电容并接在桥堆整流器的第一、第二输出端之间;
所述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经来电声/光指示装置与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与交流电源的另一端连接,构成一个受所监控电话的来电呼入信号控制的电控开关。
具体的,所述的来电声/光指示装置包括指示灯和负载电铃,所述的指示灯和负载电铃并联后,串接设置在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与交流电源的一端之间。
其所述的交流电源是220V交流电源。
其所述的电容C5为隔直电容,所述的电阻R1为限流保护电阻,所述的电解电容C6为滤波电容。
其所述的固态继电器由电阻R31、电阻R34、电阻R36、电阻R38、第一三极管S32、第二三极管S33、光电耦合器G35、双向晶闸管Q37和电容C39构成。
进一步的,电阻R31的一端与光电耦合器G35的输入端正极,共同构成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IN1,与桥堆整流器的第一输出端对应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S32的基极及第二三极管S33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S32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S33的基极连接后,经电阻R34与第二三极管S33的发射极相连,构成固态继电器的第二输入端IN2,与桥堆整流器的第二输出端对应连接;第一三极管S32的集电极与光电耦合器G35的输入端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G35的第一输出端与双向晶闸管Q37的第一主电极相连,共同构成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OUT1,经所述的来电声/光指示装置与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G35的第二输出端经电阻R36与双向晶闸管Q37的控制极连接;双向晶闸管Q37的第二主电极与第二三极管S33的发射极相连,构成固态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OUT2,与交流电源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8与电容C39串联后,跨接在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OUT1、第二输出端OUT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锅炉蒸发器水压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钛铁矿直接还原提铁生产钛渣的新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