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382.9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1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冯卫民;顾超;张锟;吕天健;曾子悦;王楚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4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温珊姗;许莲英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流装置。
背景技术
拍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自动化强的优点被大量应用于一些大型泵站直管式或屈膝式出水流道的断流上。但是传统的自由式拍门具有以下三大缺陷:一是由于设计原理的局限性,拍门的开启角度较小,出水口的水头损失大,当拍门开启角度为40°时,造成的电机输出功率损失达到了2%-3%,而一般大型水泵站拍门的开启角度也只有60°-80°,所以普通的拍门造成的水头损失十分巨大;二是停机时在水压和拍门自重作用下产生较大撞击力,对拍门本身和水工建筑物造成较大的危害;三是拍门受力点集中,局部应力较大,不易维护,使用寿命短。
现有技术对拍门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具体总结起来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带平衡锤的拍门,开启角可达50°左右,但机组停机时,拍门的关闭时间和瞬间角速度增大,关门的撞击力大大增加,且安装时必须配有通气孔;双节式拍门虽然有所改进,但是由于中间铰链处漏水而使断流效果降低,闭门时撞击力不容忽视;液压缓冲式拍门技术成熟,但成本过高,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等等。还有一些侧翻式拍门,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出口处水头损失,但仍然未能在闭门撞击力的减少甚至消除等方面有所突破,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外水倒灌、保障泵站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减小自身对出水的阻碍作用的断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断流装置,包括:出流管道4和导流墩9,所述导流墩9内设转轴2,转轴2上方设有断流门1,转轴2下方设有配重3,所述导流墩9顶部设有用于限制断流门最大开合度的胸墙8,所述导流墩9的两侧壁上还设有第一限位6、第二限位7。
所述转轴2与出流管道4管口之间的距离为出流管道4半径的2-3倍。
所述第一限位6和第二限位7所限定的断流门的旋转范围为10°-80°。
所述断流门1靠近出流管道4的一侧与导流墩9围成的空间为缓冲水池5,所述缓冲水池5顶部和大气相通。
在因水泵机组停机而导致出水水流发生倒流的过程中,断流门先是在配重作用下开始逆翻,最终在倒泄水流的作用下关闭止位于胸墙。
本实用新型断流装置的优点是:胸墙不仅能保证在下游水位过高时有效阻挡水流倒灌,还与边壁限位一同控制了断流门的闭门位置和关闭时间;缓冲水池的容量限制了由出水管道出口倒流的流量,减弱了倒泄水体对水泵机组的冲击破坏,避免了无限制的倒流导致机组飞逸的现象;出水管道出口通过胸墙前的缓冲水池而直通大气,有效防止在出水管道内产生负压,此外,断流门关闭时产生的巨大撞击力作用在水池边壁上,减轻对管道出口的撞击,延长管道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断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断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断流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断流门,2为转轴,3为配重,4为出流管道,5为缓冲水池,6为第一限位,7为第二限位,8为胸墙,9为导流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根据图1-3所示,一种断流装置,包括出流管道4和导流墩9,所述导流墩9内设转轴2,转轴2上方设有断流门1,转轴2下方设有配重3,所述导流墩9顶部设有用于限制断流门最大开合度的胸墙8,所述导流墩9的两侧壁上还设有第一限位6、第二限位7。
所述转轴2与出流管道4管口之间的距离为出流管道4半径的2倍。
所述第一限位6和第二限位7所限定的断流门的旋转范围为10°-80°。
所述断流门1靠近出流管道4的一侧与导流墩9围成的空间为缓冲水池5,所述缓冲水池5顶部和大气相通。
实施例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根据图1-3所示,一种断流装置,包括出流管道4和导流墩9,所述导流墩9内设转轴2,转轴2上方设有断流门1,转轴2下方设有配重3,所述导流墩9顶部设有用于限制断流门最大开合度的胸墙8,所述导流墩9的两侧壁上还设有第一限位6、第二限位7。
所述转轴2与出流管道4管口之间的距离为出流管道4半径的3倍。
所述第一限位6和第二限位7所限定的断流门的旋转范围为10°-80°。
所述断流门1靠近出流管道4的一侧与导流墩9围成的空间为缓冲水池5,所述缓冲水池5顶部和大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龙头阀芯
- 下一篇:一种无气喷涂机柱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