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冲击的天线型储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229.6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易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30 | 分类号: | E04H12/30;H01Q1/22;H01Q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天线 储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塔领域,具体涉及耐冲击的天线型储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元素;同时,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移动信息提供商们正以更大的力度来推进网络建设,采用更新的技术手段,进一步紧缩蜂窝服务半径,而通信基站的布局也更为紧密。这样,不可避免地把天线系统由“传说中”推进了人们的视野。如何协调天线系统与城市景观,以及如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选择和布置天线系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大量的天线裸露在建筑物顶部,会给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的居民带来一种不安全感,导致他们对无线电波产生抵触甚至抗争,从而增加了无线网络建设的难度。同时天线长时间裸露在外面,长时间后会影响通信的质量和天线的寿命。水塔作为一般居民区里蓄水,有些还是水厂生产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蓄水和配水的结构,用来保持和调节给水管网中的水量和水压。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水塔是一种比较常见而又特殊的建筑物。现有设计中水塔表面都是光滑设计,而水塔安装在楼梯顶部等比较高的地方,对于一些台风频发地带,耐冲击和抗台风能力不强,容易出现问题,影响水塔的寿命。另外现有水塔功能都比较单一,如何实现水塔与天线的结合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耐冲击的天线型储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塔抗台风能力差,天线裸露在空气中寿命短且影响美观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冲击的天线型储水装置,包括塔体、支架、天线主体和天线抱杆,所述的塔体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多条直线纹,每条直线纹相互平行,塔体底部与支架连接,所述的天线主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天线抱杆上,所述的天线抱杆一端与塔体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避雷针连接。
上述的天线主体与天线抱杆竖直方向的角度调整范围在0°-5°之间。
上述的塔体下端设置有与天线主体对应的出线孔。
上述的塔体包括主体和塔底,主体与塔底之间通过预埋件进行固定连接。
上述的支架底端还连接有接地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在塔体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直线纹,当有强烈的台风侵袭时,这些凸起的纹路可减弱台风的强度,增强水塔的耐冲击能力,能够抵抗10级台风。同时还可在塔体的外表面上涂上耐腐蚀的漆,增加耐腐蚀性。
(2) 本实用新型将天线主体安装在塔体内部,可集中安装多条天线,外观不易察觉,美化了环境,减少居民对无限电波产生抵触甚至抗争心里,影响后期无限网络的建设。同时也避免天线主体长期裸露在空气中被风化,造成通信质量差,使用寿命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塔体;2、天线抱杆、3、天线主体;4、支架;5、预埋件;6、连接件;7、直线纹;8、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塔体1、支架4、天线主体3和天线抱杆2,其中的塔体1包括主体和塔底,主体与塔底之间通过预埋件5进行固定连接,其中的支架4底端还连接有接地体。其中的塔体1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多条直线纹7,每条直线纹7相互平行,塔体1底部与支架4连接,塔体1下端设置有与天线主体3对应的出线孔。其中的天线主体3通过连接件6固定在天线抱杆2上,天线主体3与天线抱杆2竖直方向的角度调整范围在0°-5°之间,该角度通过连接件6进行调节。其中的天线抱杆2一端与塔体1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避雷针8连接。
本装置的安装过程和现有技术中水塔的安装方式相同,不仅适用于一般的建筑物楼顶,而且更适用于台风频发地带,耐冲击效果更佳。在塔体外部刷有漆能起到耐腐蚀的作用。其次,其中的避雷针、天线抱杆、支架和接地体组成一条通路,可以中和掉雷电天气中产生的多余电量,保证水塔的安全和天线的通信质量。再次,塔体对天线传播信号产生的损耗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实现了蓄水塔的多用途,还美化了环境。
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来电语音振动提醒接听皮具包
- 下一篇:交通警察执勤用袖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