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定位式浮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204.6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战云;姚平均;任文亮;陈道元;李社坤;刘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固井工程处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式浮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采行业的套管浮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定位式浮箍。
背景技术
目前深井、超深井使用的各种非API标准的特殊螺纹套管越来越多,套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与之配套套管浮箍需要加工相应的套管螺纹,因加工厂家较少,加工难度较大,由此产生的费用也很高,而且螺纹加工质量也不易保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有一种随位浮箍(专利申请号:201020615722.5,授权公开号:CN201851075),该浮箍可依靠液压推动一组卡瓦将浮箍固定在套管内壁上,但其锁紧力恒定而不能自动调整,当浮箍受力大于锁紧力时将直接导致功能失效;另外还有一种油气井用摩擦式内置浮箍(专利申请号:201020227565.0,授权公开号:CN201738874),该浮箍依靠旋紧球篮螺纹将卡瓦撑开固定在套管内壁上,然而该浮箍正向锁紧力有限,当胶塞碰压压力大于浮箍锁紧力,也将直接导致其功能失效,因此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降低因加工特殊螺纹的浮箍而产生的高额成本,提供一种内定位式浮箍,该浮箍能够在套管内壁可靠定位,其定位锁紧力能够随着浮箍受力增大而自动增大,由此确保其功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定位式浮箍包括本体、胶筒、上锥体、上卡瓦、上挡圈、下挡圈、下卡瓦、下锥体、压套、锁紧套、浮球式单流阀;本体为管状结构,其上下两端设有外螺纹且上端外螺纹根部带有凸缘;胶筒为圆环状结构,其横截面为矩形;上锥体和下锥体为具有内孔的环形锥台状结构,其内孔表面为圆柱面,外表面为圆锥面;上卡瓦和下卡瓦为开有缺口的内锥形结构,其外圆面加工有锯齿状结构,内表面为圆锥面;上挡圈和下挡圈为环状结构,压套和锁紧套均为管状结构,锁紧套内孔加工有内螺纹;本体位于凸缘上方的部分与浮球式单流阀通过螺纹相连,本体位于凸缘下方的部分依次套入胶筒、上锥体、上卡瓦、上挡圈、胶筒、下挡圈、下卡瓦、下锥体、胶筒、压套,本体下部末端的外螺纹与锁紧套的内螺纹相连。
作为优选,本体与锁紧套相连的一端的端面开有缺口槽;锁紧套的对应端也开有缺口槽。上锥体和下锥体的外锥面锥度与上卡瓦和下卡瓦内锥面的锥度相同。浮球式单流阀为筒状结构,其出口处螺纹连接有阻流板。阻流板下部设有内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根据浮箍受力方向及大小情况自动调整定位锁紧力的大小,确保浮箍功能可靠,同时可避免浮箍与套管之间的螺纹连接,降低完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内定位式浮箍的一个实施例的轴向半剖结构及工作原理图。
图中:1-本体,2-胶筒,3-上锥体,4-上卡瓦,5-上挡圈,6-下挡圈,7-下卡瓦,8-下锥体,9-压套,10-锁紧套,11-浮球式单流阀,12-套管,13-阻流板,14-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定位式浮箍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本体1、胶筒2、上锥体3、上卡瓦4、上挡圈5、下挡圈6、下卡瓦7、下锥体8、压套9、锁紧套10、浮球式单流阀11;本体1为管状结构,其上下两端设有外螺纹且上端外螺纹根部带有凸缘;胶筒2为圆环状结构,其横截面为矩形;上锥体3和下锥体8为具有内孔的环形锥台状结构,其内孔表面为圆柱面,外表面为圆锥面;上卡瓦4和下卡瓦7为开有缺口的内锥形结构,其外圆加工有锯齿状结构,内表面为圆锥面;上挡圈5和下挡圈6为环状结构,压套9和锁紧套10均为管状结构,锁紧套10内孔加工有内螺纹;本体1位于凸缘上方的部分与浮球式单流阀11相连,本体1位于凸缘下方的部分依次套入胶筒2、上锥体3、上卡瓦4、上挡圈5、胶筒2、下挡圈6、下卡瓦7、下锥体8、胶筒2、压套9,本体1下端末端的外螺纹与锁紧套10的内螺纹相连。
所述本体1与锁紧套10相连的一端端面以及锁紧套10的对应端均开有缺口槽,缺口槽可与专用扳手上的缺口配合以使本体1与锁紧帽10相对旋转;所述上锥体3和下锥体8的外锥面锥度与上卡瓦4和下卡瓦7内锥面的锥度相同;所述浮球式单流阀11为筒状结构,其一端为带有通孔及内锥面的阻流板13,另一端加工有内螺纹,筒状结构内部容纳浮球14。
使用该浮箍时,将浮箍按图1所示方向置入套管12内部,通过缺口槽相对本体1旋紧锁紧套10,迫使上锥体3与下锥体8之间的距离缩短,进而迫使上卡瓦4与下卡瓦7的径向扩张,然后将浮箍定位在套管12的内壁上;在旋紧锁紧套10的过程中,胶筒2也被轴向压缩,其外径因扩大而紧贴套管12内壁,由此确保浮箍两端的可靠密封;当浮箍受到反向压力时,浮球式单流阀11中的浮球14与阻流板13的内锥面座封,由此使浮球式单流阀11受力带动本体1向上移动,然后依次带动锁紧套10、压套9、压套9上的胶筒2、下锥体8向上移动,紧邻压套9的胶筒2因被进一步压缩而紧贴套管12内壁,其密封性进一步增加,而下锥体8的向上移动促使下卡瓦7外径进一步增大,进而使定位力进一步增大;同理,当浮箍上端的浮球式单流阀11上的阻流板13受到固井胶塞向下碰压压力时,本体1受力向下移动,上锥体3上面的胶筒2因被进一步压缩而紧贴套管12内壁,其密封性进一步增加,同时上锥体3的向下移动使得上卡瓦4的外径进一步增大,进而使定位力也进一步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固井工程处,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固井工程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阀检修密封锁锭投退专用工具
- 下一篇:一种高密封性能推拉平移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