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中冷器紊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8855.3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28F13/12;F28F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中冷器 紊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型中冷器紊流带。
背景技术
中冷器是汽车发动机增压系统的一部分。当空气被高比例压缩后会产很高的生热量,从而使空气膨胀密度降低,而同时也会使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损坏。为了得到更高的容积效率,需要在注入汽缸之前对高温空气进行冷却。这就需要加装一个中冷器,原理类似于水箱散热器,将高温高压空气分散到许多细小的管道里,而管道外有常温空气高速流过,从而达到降温散热的目的(可以将气体温度从150摄氏度降到50摄氏度左右)。
由此可见中冷器的主要作用是散热,所以散热性能、气阻、风阻是中冷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而影响中冷器散热性能和气阻的主要零件为中冷器紊流带。现有紊流带的结构主要有:矩形锯齿波(如图1~2所示)和正统锯齿波(如图3~4所示)等。现有结构的中冷器紊流带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导致中冷器内部气阻较大。
2.容易造成进气室的爆裂。
3.散热性能达不到。
4.材料成本较高。
5.紊流带模具复杂,成本较高,不易于修模。
6.与管子装配时不易安装,容易变形和堆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气阻小、寿命长、维修方便、成本低的改进型中冷器紊流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中冷器紊流带,该紊流带设置在中冷器内侧增压空气流动方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紊流带上设有梯形平波。
所述的紊流带上设有多条平行的齿条,各齿条的横截面呈梯形状,构成梯形平波。
所述的紊流带上梯形平波的波高尺寸为2.4~9mm,波距尺寸固定为6mm,长度尺寸为1~350mm。
所述的紊流带以铝箔为原料,采用现有翅片成型设备进行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中冷器内部气阻可以降低10%左右。
2.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3.散热性能有所提高。
4.材料成本都有所下降,一台E001中冷器用老的紊流带铝箔的用量为118.8g,而用新的紊流带铝箔的用量为106.3g。
5.新的紊流带模具结构简单易于修模,成本比原来的结构降低20%左右。
6.由于新的紊流带去除了锯齿状,所以与管子装配时易于安装,不容易变形和堆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矩形锯齿波紊流带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现有正弦锯齿波紊流带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梯形平波紊流带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中冷器气阻对比测试数据图;
图8为中冷器换热量对比测试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5~6所示,一种改进型中冷器紊流带,该紊流带设置在中冷器内侧增压空气流动方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紊流带上设有多条平行的齿条1,各齿条的横截面呈梯形状,构成梯形平波。该梯形平波的波高尺寸a为2.4~9mm范围内可调,波距尺寸b固定为6mm,长度c尺寸为1~350mm可调,宽度d尺寸可以调整为任何尺寸。
设计制造冲片模具,利用原翅片成型设备进行生产,不需要另准备设备。将该新的紊流带试制样品,与老的产品做性能和寿命测试对比,其气阻对比测试数据图如图7所示,换热量对比测试数据图如图8所示。
从性能测试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紊流带比以前的紊流带,气阻下降了10%左右,而散热量却略有增高。
通过寿命试验测试,新的紊流带试验次数可以达到50万次,而老的紊流带只能达到30万次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8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