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双针缝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98509.5 | 申请日: | 2013-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兵;张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英提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B35/00 | 分类号: | D05B35/00;D05B35/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双针 缝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用双针缝纫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行业景气度大幅高涨,行业效益大幅回升,汽车内饰装潢档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汽车内饰都需要使用表皮进行包覆,表皮拼接处往往需要进行缝纫处理。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汽车内饰的表皮缝纫在双针缝纫后会出现两条缝纫线不平整,缝纫边缘不平整等问题,造成后续加工出现的产品外观不良。尤其是对于需要进行翻边缝纫的产品(双层缝纫),由于现有的缝纫装置只有底部的针板和前压脚,往往在操作上难度较高,操作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上手进行操作,极易出现双针缝纫线不直,即两条缝纫线扭曲,对于有较高缝纫外观要求的产品来说,报废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双针缝纫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的表皮在进行双针缝纫时两条缝纫线不平整,缝纫边缘不平整,从而导致产品外观不良和报废率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双针缝纫装置,包括前压脚、针板、辅助中分以及侧导向装置,所述的辅助中分设置在针板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前压脚安装在辅助中分的上方,所述的侧导向装置分别安装在辅助中分的左右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底座和侧导向片,所述的侧导向片卡扣在导向底座的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导向片的厚度为1.5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导向装置与针板为活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导向装置在针板上左右调节与辅助中分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用双针缝纫装置,操作简单,便于操作人员上手,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和操作培训周期,添加了辅助中分以及侧导向装置,大大增强了翻边缝纫过程中中分的效果,减少了后续的中分方面的工艺技术的投入,减少相应的设计方面的投资,同时该侧导向装置能够有效的对产品进行导向,从而使得双针缝纫线平整,无扭曲,使零件整体外观更加柔和,提高了消费者的舒适性及内饰装潢的档次,促进了企业的科技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用双针缝纫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侧导向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前压脚,2、针板,3、辅助中分,4、侧导向装置,5、第一表皮,6、第二表皮,41、导向底座,42、侧导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双针缝纫装置,包括前压脚1、针板2、辅助中分3以及侧导向装置4,所述的辅助中分3设置在针板2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前压脚1安装在辅助中分3的上方,所述的侧导向装置4分别安装在辅助中分3的左右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侧导向装置4包括导向底座41和侧导向片42,所述的侧导向片42卡扣在导向底座41的上部。其中,所述的侧导向片42的厚度为1.5毫米,如图2所示。
上述中,所述的侧导向装置4与针板2为活动连接。具体的,所述的侧导向装置4在针板2上左右调节与辅助中分3之间的距离,调节时两个侧导向装置4进行等距离的调节。
缝纫时,通过两个侧导向装置4,配合辅助中分3和底部的针板2,将第一表皮5和第二表皮6均匀的分开,完成翻边双针缝纫过程中辅助中分的效果。将两个侧导向装置4进行距离调整后,能够对第一表皮5和第二表皮6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大大弥补了在缝纫过程中缝纫方向不受控方面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导向装置4能够有效的缓解右旋缝纫过程中两条缝纫线不直的问题,而且能够使缝线到边缘稳定在1mm的距离,能够解决缝纫后边缘不平整问题,使得在缝纫过程中扭曲量减小,大大的减小了在缝纫过程中相应工艺技术的投入,减小了设计方面的投资并大大增强了零件外观的观赏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英提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英提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8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哑铃形纤维及喷丝板
- 下一篇:一种籽晶卡瓣夹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