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定位的自动灌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98193.X | 申请日: | 2013-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群 |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 地址: | 51047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定位 自动 灌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机,特别是一种方便定位的自动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灌装机主要用于化妆品,食品,药品等行业中,其工作方式一般为活塞式,工作原理为:活塞与料缸筒紧密配合并在气缸直线驱动下,产生正/负压力,再由人工触发对应的开关使其运动,从而达到输出和输入物料的作用。
目前的灌装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立式,另一种是卧式,这两种形式的灌装机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在对每个瓶子灌装前都需要用人手放置、调整瓶子的位置后再用人工触发灌装开关,这样无疑浪费了人力,其灌装效率底下,导致成本升高。
也有部分灌装机采取自动灌装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红外感应空瓶的位置对空瓶进行定位,当到达预设位置触发控制装置将空瓶固定,之后灌装头开始出料。但是对于圆形或者类圆形的灌装空瓶来说,红外感应的装置及方式一方面定位略显粗糙,更重要的是对不同规格型号的瓶子定位前都需要数小时的调试时间,极大的影响了生产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定位的自动灌装装置,该自动灌装装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定位的自动灌装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瓶块和第二夹瓶块,所述第一夹瓶块和第二夹瓶块之间构成输送通道,所述第一夹瓶块上设有使第一夹瓶块和第二夹瓶块对夹的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穿出第一夹瓶块内壁且位于输送通道内的触碰部,所述输送通道上方设有灌装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夹瓶块上的安装盒、铰接在安装盒内的触发杠杆和固定在安装盒内的接近开关,所述触发杠杆的楔形的前端穿出第一夹瓶块的内壁形成触碰空瓶的触碰部,所述触发杠杆的后端设有触发接近开关的感应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瓶块和第二夹瓶块安装在机壳上,所述输送通道下方设有安装在机壳上的传送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瓶块和第二夹瓶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与安装在机壳内的双向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块上设有调整输送通道宽度的调节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在第一连接块上的两根支撑导杆,所述支撑导杆之间装有调整杆,该调整杆的一端为螺纹结构并穿过第一连接块抵接在第一夹瓶块外表面,另一端设置调整旋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内设有料缸,所述灌装头通过灌装管道连接料缸,所述灌装管道包括在下方连接料缸出料口的外套管和在上方连接灌装头的内管,所述内管与外套管可相对滑动和转动的套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上设有调整内管与外套管相对位置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有锁定内管与外套管的锁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空瓶在输送通道通过并碰到触碰部后,触发机构控制第一夹瓶块和第二夹瓶块夹紧空瓶,灌装头开始灌装,由于采用了机械触碰式的定位方法,空瓶的定位可以更准确方便,在调试时仅需要通过2-3个瓶子就可以调整好输送通道的宽度和灌装头的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方便定位的自动灌装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瓶块1和第二夹瓶块2,第一夹瓶块1和第二夹瓶块2之间构成输送通道,第一夹瓶块1上设有使第一夹瓶块1和第二夹瓶块2对夹的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包括穿出第一夹瓶块1内壁且位于输送通道内的触碰部41,输送通道上方设有灌装头13。
空瓶在输送通道通过并碰到触碰部41后,触发机构控制第一夹瓶块1和第二夹瓶块2夹紧空瓶,灌装头13开始灌装。由于采用了机械触碰式的定位方法,空瓶的定位可以更准确方便,在调试时仅需要通过2-3个瓶子就可以调整好输送通道的宽度和灌装头13的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群,未经张朝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81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