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方桩注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7739.X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辛力;曾凡生;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58;E02D5/6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1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方桩注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方桩注浆设备。
背景技术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简称:PHC或PHS)具有工厂化程度高、质量可靠、拼装灵活、施工工艺简单、节省工期、作业面整洁干净等诸多优点,在我国民用建筑地基基础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生产和应用管/方桩最多的国家。
但是,PHC(PHS)桩-土粘结性能差,抗剪能力不足,使得其在高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同时,PHC(PHS)穿透能力差,挤土效应明显,而高层建筑平均地反力较大,所需PHC(PHS)较长、较密,限制了PHC(PHS)在较高的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灌注桩,可通过混凝土浇灌完成后的后注浆工艺,大幅提高其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而达到缩减桩长或桩数,节省造价的目的。如何通过后注浆或施工过程中注浆技术,提高PHC(PHS)与桩周土的粘结效应,提高其单桩承载力和抗剪能力,扩大PHC(PHS)的适用范围,值得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方桩注浆设备,方便高 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打桩过程中进行桩侧注浆,打桩完成后进行桩底注浆,提高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的桩侧、桩端阻力,进而提高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的单桩承载力。同时,注浆可增强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与土体的粘结性,进而提高其抗剪和抗震能力。达到节省桩长或桩数,节省造价,同时扩大其使用范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方桩注浆设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依次与大空腔半封闭体、小空腔半封闭体连接,大空腔半封闭体的侧边设置有侧面注浆孔;大空腔半封闭体顶面上设置有顶部注浆孔A,大空腔半封闭体底面设置有底部注浆孔A;小空腔半封闭体顶面设置有顶部注浆孔B,小空腔半封闭体底面设置有底部注浆孔B,底部注浆孔B与顶部注浆孔B、底部注浆孔A、顶部注浆孔A相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的内部固定有桩侧注浆管与桩底注浆管,桩侧注浆管的尾端端头设置在侧面注浆孔上,桩侧注浆管的尾端端头设置有侧面单向注浆阀;桩底注浆管的尾端端头设置在底部注浆孔B上,桩底注浆管的尾端端头设置有底部单向注浆阀。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的桩端处设置带有开口的桩端板。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或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大空腔半封闭体为圆柱体或箱体。
大空腔半封闭体与小空腔半封闭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劲板,桩侧注浆管与桩底注浆管通过加劲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施工简单快速(与打桩过程同步)、作业面 干净、成本可控,可有效提高PHC(PHS)的单桩承载力和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大空腔半封闭体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设备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大空腔半封闭体的剖面图。
图中,1.大空腔半封闭体,2.侧面注浆孔,3.侧面单向注浆阀,4.顶部注浆孔A,5.底部注浆孔A,6.小空腔半封闭体,7.顶部注浆孔B,8.底部注浆孔B,9.底部单向注浆阀,10.加劲板,11.桩侧注浆管,12.桩底注浆管,13.桩端板,14.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15.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的桩端处设置带有开口的桩端板13,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方桩的桩端板13面与大空腔半封闭体1的顶面焊接;大空腔半封闭体1的侧边设置有侧面注浆孔2;大空腔半封闭体1的底面焊接有小空腔半封闭体6;
其中,大空腔半封闭体1与桩端板13接触面上设置有顶部注浆孔A4,大空腔半封闭体1与桩端板13接触面的形状及尺寸相同;大空腔半封闭体1与桩端板13相对的底面设置有底部注浆孔A5;小空腔半封闭体6顶面设置有顶部注浆孔B7,小空腔半封闭体6底面设置有底部注浆孔B8,顶部注浆孔B7与底部注浆孔B8、底部注浆孔A5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7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防尘井盖
- 下一篇:一种声音信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