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墩垫梁石施工的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6645.0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余江;杨子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墩 垫梁石 施工 辅助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建筑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墩垫梁石施工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鉴于城市发展需要、用地空间需要、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的需要以及建筑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需要,桥梁工程独特的优越性和实用性越发突出,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铁路、公路、市政道路、车站、机场、码头以及房屋建筑中来。
桥墩垫梁石是桥梁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结构部件,它主要起到固定梁体支座、传递梁部荷载的作用,所以桥墩垫梁石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直接关乎到桥梁工程总体稳定性。
桥墩垫梁石施工过程中最难以控制的是垫梁石预留支座锚栓孔,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圆木等棍状物或下端封闭的硬PVC管预埋在垫梁石混凝土中,待混凝土凝固后再将预埋物抽出成孔的方法进行施工。此种方法有二大弊端:一是孔位的准确性难以控制,由于圆木等棍状物或硬PVC管是单个预埋的,定位的准确度比较难以控制,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预埋物又容易发生移位,造成支座锚栓孔大多位置不准确,在架梁前需要进行重新凿孔扩充,鉴于垫梁石配筋很密,凿孔施工十分困难,代价很高。有些孔位偏差较大的,不得不将整个垫梁石全部凿除、重新施工,不但费事费工,还严重影响桥墩垫梁石的质量。二是对预埋物拔出的时机要求严格,拔早了混凝土尚未凝固导致无法形成孔位,拔晚了由于混凝土已凝固以及此方法采用的圆木等棍状物或下端封闭的硬PVC管在拔出一部分后预埋物下部空间形成的局部真空效应导致预埋物很难拔出甚至无法拔出,强行拔出又会损坏垫梁石结构,形成质量 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准确有效的桥墩垫梁石施工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桥墩垫梁石施工的辅助工具,包括两大构件,一是改造的垫梁石模板以及与之相连的支座锚栓孔孔位定位装置,二是形成预留支座锚栓孔的预埋钢筒构件,所述的孔位定位装置主要由定位圆环和纵横向定位杆件组成,定位圆环与纵横向定位杆件进行焊接,纵横向定位杆件末端加工成L型弯钩状,在垫梁石模板顶部预留凹槽,以便纵横向定位杆件末端的L型弯钩扣入模板凹槽,组成稳定结构体。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圆环为钢筋弯曲焊接加工制成,所述纵横向定位杆件为钢筋加工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预埋钢筒构件为圆柱体,下端封闭,上端敞口,在下端封闭的底部中心处开一直径1.2cm的小孔,在上端设置提手。
进一步的,与所述预埋钢筒构件配套的还有一根圆钢,长度较钢筒长,上端加工成弯钩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桥墩垫梁石施工辅助工具主要是利用改造的垫梁石模板以及与之相连的支座锚栓孔孔位定位装置来形成垫梁石的结构主体以及标准的孔位布局;然后将预埋钢筒外表面涂抹脱模剂,按图纸尺寸放入定位圆环内固定;随后将与钢筒配套的圆钢插入预埋钢筒底部的小孔内,用粗砂将钢筒内灌满;最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将圆钢拔出,利用预埋钢筒上端的把手拔出预埋钢筒,形成标准的支座螺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预埋钢筒外表面涂抹了脱模剂,在拔出钢筒过程中能够降低钢筒外表面与初凝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预埋钢筒的拔出;利用圆钢插入预埋钢筒底部的小孔内以及向钢筒内灌满粗砂都有利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不流入预埋钢筒内;钢筒底部小孔能够使得大气连通,消除钢筒拔出一部分后钢筒底部空间形成的局部真空效应,大大有利于钢筒的顺利拔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能够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现场应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改造的垫梁石模板以及与之相连的支座锚栓孔孔位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预埋钢筒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纵横向定位杆件末端L型弯钩与模板凹槽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墩垫梁石施工辅助工具包括两大构件,一是改造的垫梁石模板1以及与之相连的支座锚栓孔孔位定位装置,二是形成预留支座锚栓孔的预埋钢筒2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6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