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蓬松的粗纺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6561.7 | 申请日: | 201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来宝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儒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2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蓬松 粗纺 织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是一种立体蓬松的粗纺织物。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物质追求的要求更高。人们对纺织面料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面料早已突破最初为了遮盖身体、抵挡风寒的原始功能,人们更加崇尚与追求时尚性、舒适性、功能性的服装面料。
现有的面料一般由纱线制成,现有的纱线包括纯纺纱线、混纺纱线,纱线由纤维纺制而成,纤维的种类繁多,各种不同类型的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性质不同。其中:所述的木棉纤维混合纱(在上海海地轻纺有限公司可购买得到),是木棉纤维与棉、粘胶、羊毛或其他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木棉纤维是锦葵目木棉科内几种植物的果实纤维,属单细胞纤维,其附着于木棉蒴果壳体内壁,由内壁细胞发育、生长而成。一般长约8~32mm、直径约20~45μm。它是天然生态纤维中最细、最轻、中空度最高、最保暖的纤维材质。它的细度仅有棉纤维的1/2,中空率却达到86%以上,是一般棉纤维的2‑3倍。具有光洁、抗菌、防蛀、防霉、轻柔、不易缠结、不透水、不导热,生态、保暖、吸湿性强等特点。因此,对于本领域人而言木棉纤维混合纱是已知纱线品种。
毛织物是人们冬天穿的衣服中常用到的面料,以羊毛、特种动物毛为原料或以羊毛与其他纤维混纺、交织的纺织品,毛织物可分为精纺呢绒、粗纺呢绒和长毛绒3类。精纺呢绒是用精梳毛纱织制。所用原料纤维较长而细,梳理平直,纤维在纱线中排列整齐,纱线结构紧密。精纺呢绒的经纬纱常用双股36~60公支毛线。粗纺呢绒是用粗梳毛纱织制。因纤维经梳毛机后直接纺纱,纱线中纤维排列不整齐,结构蓬松,外观多茸毛。粗纺呢绒的经纬纱通常采用单股4~16公支的毛纱。长毛绒是经纱起毛的立绒织物。在机上织成上下两片棉纱底布,中间用毛经连结,对剖开后,正面有几毫米高的绒毛,手感柔软,保暖 性强。也因其较为保暖,且穿着比较上档次而被人们喜爱。但是毛织物表面覆盖绒毛,不易进行印花或者刺绣,所以表面较为单一,而它的织纹较模糊,或者不显露。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毛织物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立体感较强,织物蓬松,保暖性好的立体蓬松的粗纺织物。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立体蓬松的粗纺织物,它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而成,所述经纱由精纱羊毛纱和粗纱木棉纤维混合纱排列而成,所述纬纱也由精纱羊毛纱和粗纱木棉纤维混合纱排列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立体蓬松的粗纺织物,它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而成,所述经纱由精纱羊毛纱和粗纱木棉纤维混合纱排列而成,所述纬纱也由精纱羊毛纱和粗纱木棉纤维混合纱排列而成。
作为优选:
所述经纱由精纱羊毛纱和粗纱木棉纤维混合纱按5:5的比例排列而成,所述纬纱也由精纱羊毛纱和粗纱木棉纤维混合纱按5:5的比例排列而成;
所述所述经纱的经密度为23根/cm,所述纬纱的纬密度为20根/cm;
所述精纱羊毛纱是60S/2股的羊毛纱,所述木棉纤维混合纱的规格为16S;
本实用新型所得的立体蓬松的粗纺织物,其有益效果是:经纱和纬纱都是排列比为5:5的精纺羊毛纱和粗纺木棉纤维混合纱,在交织过程中,会出现四种不同的交织组合形式,即经纱为精纺羊毛纱,纬纱为精纺羊毛纱;经纱为精纺羊毛纱,纬纱为粗纺木棉纤维混合纱;经纱为粗纺木棉纤维混合纱;纬纱为精纺羊毛纱;经纱为粗纺木棉纤维混合纱;纬纱为粗纺木棉纤维混合纱,这些交织组合形式呈现出来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依次为绒面短密、绒面平松、绒面平松、绒面长疏,而5:5的排列比,使整块织物呈现出若干个凹凸有致的小方块的形式,立体感较强,且因木棉纤维混合纱的设置,提高了织物的保暖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对减轻了重量。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经纱1、纬纱2、羊毛纱3、木棉纤维混合纱4。
图中:经纱1、纬纱2、羊毛纱3、木棉纤维混合纱4。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立体蓬松的粗纺织物,它由经纱1与纬纱2互相交织而成,所述经纱1由精纱羊毛纱3和粗纱木棉纤维混合纱4按5:5的比例排列而成,所述纬纱2也由精纱羊毛纱3和粗纱木棉纤维混合纱4按5:5的比例排列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儒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儒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65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玻璃器皿生产的模具抱紧装置
- 下一篇:1500V直流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