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单面致密填充层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4957.8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任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黄河超细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2 | 分类号: | D06N3/12;B32B37/02;B32B37/10;B32B3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8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单面 致密 填充 纤维 合成革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造合成革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带有单面致密填充层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加工装置。
传统的天然皮革由胶原纤维构成,分为粒面层、过渡层、网状层,各层连续过渡在一起,且从粒面层到网状层,具有纤维纤度、编织结构及密度的连续变化,从而达到天然皮革表面紧致、软而不松的良好性能和手感。
目前,普通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结构一般分为两层:面层和基体层(也称基布),其中基体层为超细纤维束三维编织结构含浸(填充)PU弹性体,面层一般为PU膜结构,出于物性和仿真考虑,一般面层很薄,所以普通超细纤维的整体物性和手感,均由基体层所决定。
现有的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布制造工艺一般采用超细纤维无纺布整体含浸聚氨酯液的方式加工,使聚氨酯填充于超细纤维无纺布的纤维间隙中,形成PU弹性体。受此工艺特点的限制,普通的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基体层的任何一个层面的产品微观结构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如果追求表面的紧致效果,则势必要求整个基体层高致密地填充聚氨酯,如此又会导致产品整体僵硬、影响舒适性;相反地,如果充分考虑整体手感的柔软性,则势必要求整个基体层低致密地填充聚氨酯,则又会导致出现产品表面松壳、剥离强度差,影响表观使用效果。因此,现有的超细纤维合成革仍然不具备天然皮革的表面紧致、软而不松的性能和手感,限制了超细纤维合成革在高档服装和高档皮鞋箱包等领域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让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在厚度方向上存在聚氨酯差异化填充分布,使其具备表面紧致和整体软而不松的性能和手感的带有单面致密填充层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加工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用于牵引超细纤维无纺布行走的牵引行走机构,沿着牵引行走机构的超细纤维无纺布的行走方向依次分布有投料机构和上挤料填充机构,所述的投料机构包括有投料口,所述的上挤料填充机构包括有至少两个沿着超细纤维无纺布行走方向间隔分布的下支撑导辊,相邻的下支撑导辊之间转动设置有与牵引行走机构上的超细纤维无纺布挤压接触配合的上挤料压轮,该上挤料压轮和投料口均位于牵引行走机构上的超细纤维无纺布的同一侧。通过本设置,利用上挤料压轮,采用单面挤压填料的方式对超细纤维无纺布填充高固含量的聚氨酯料,相较于传统的含浸填充方式,本设置的单面挤压填料,聚氨酯料在超细纤维无纺布上从外到内会出现表面高致密填充,而内部的填充度依照聚氨酯的扩散性呈依次递减的效果,使得整个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具备表面紧致和整体软而不松的物性和手感,其性能可媲美天然皮革。
所述的上挤料压轮的轮缘上圆周分布有多个挤压凸齿,该挤压凸齿的最外端为刮料角,且该挤压凸齿上位于刮料角一侧并与超细纤维无纺布挤压接触的齿廓上设置有挤料凸角。通过本设置,由于高密度的聚氨酯料流动性和渗透性非常差,因此采用本设置,随着上挤料压轮的转动,每个的挤压凸齿的刮料角会起到刮下定量的料,并通过齿廓的挤料凸角挤压填充到超细纤维无纺布中,因此,使得超细纤维无纺布上各段填充量均匀、一致性好,而且该弧形齿廓在实践中证明能实现高密度的聚氨酯料在超细纤维无纺布非常高的单向渗透填充深度。
所述的上挤料压轮的轮缘上圆周分布有多个挤压凸齿,该挤压凸齿的最外端为刮料角,且该挤压凸齿上位于刮料角一侧并与超细纤维无纺布挤压接触的齿廓上设置有挤料凸角。通过本设置,由于高密度的聚氨酯料流动性和渗透性非常差,因此采用本设置,随着上挤料压轮的转动,每个的挤压凸齿的刮料角会起到刮下定量的料,并通过齿廓的挤料凸角挤压填充到超细纤维无纺布中,因此,使得超细纤维无纺布上各段填充量均匀、一致性好,而且该弧形齿廓在实践中证明能实现高密度的聚氨酯料在超细纤维无纺布非常高的单向渗透填充深度。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挤压凸齿上位于刮料角一侧并与超细纤维无纺布挤压接触的齿廓为弧形齿廓。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下支撑导辊有4只,对应地所述的上挤料压轮间隔分布有3个。
进一步设置是沿着牵引行走机构的超细纤维无纺布的行走方向并位于上挤料填充机构之后还设置有延缓行走机构,该延缓行走机构包括有多对并排分布的延缓导辊组,每组延缓导辊组均包括有两个长距离间隔分布的延缓导辊。通过本设置,使得上挤料压轮挤压填充的聚氨酯料得到更长时间的微观渗透,使聚氨酯料充分进入到超细纤维无纺布中的间隙内,使得加工出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手感更加接近天然皮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黄河超细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黄河超细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4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生态浮标远程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抽屉的互锁及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