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电沉积方法制备涂层的中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4025.3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4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段红平;王琴琴;林昌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9/08 | 分类号: | C25D9/08;C25D1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吕俊清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德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沉积 方法 制备 涂层 试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电沉积方法在钛及钛合金齿科种植体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的中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钛及钛合金齿科种植体的表面处理经历了光滑表面、喷钛粗糙表面、等离子体喷涂HA(羟基磷灰石)涂层及喷砂酸蚀粗化处理等技术阶段,但之前的这些工艺方法所生成的表面多为惰性表面,植入后骨愈合周期较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多家研究机构都提出了制备具有生物活性涂层的表面处理方法,如采用生物矿化、电泳沉积及电化学沉积等技术在种植体表面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钙磷涂层。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钛及钛合金的齿科种植体表面沉积的HA等钙磷涂层多为微纳米的有序结构,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因此可以提高种植体在植入后的骨愈合能力,缩短负重时间。但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多处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阶段,即在烧瓶或小型电解池中对单个样品或单一表面进行电沉积处理,且研究多侧重于沉积涂层的工艺条件及涂层性能的表征方面;而关于批量处理装置或中试系统及产品中试方法的介绍却相对较少,从而不能满足实际产品加工中批量处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涂层的中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实际产品加工中批量处理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试装置,用于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涂层,所述中试装置包括:反应釜,具有反应釜盖,反应釜盖上设有用于连接多个样件的导电轨;电极装置,包括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为镀铂钛材质,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内,下端浸入所述反应釜内的电解液中;所述阴极为所述样件;以及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反应釜中的所述电解液。
本实用新型的中试装置,优选的,所述阳极为圆筒状的镀铂钛网,所述导电轨为所述反应釜盖上设置的互相连通的内外两圈环形导电轨。
本实用新型的中试装置,优选的,所述中试装置还包括支承于所述反应釜盖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伸入所述反应釜中的电解液以搅拌所述电解液。
本实用新型的中试装置,优选的,所述中试装置还包括恒电位仪,所述阳极电连接于所述恒电位仪的正极,所述导电轨电连接于所述恒电位仪的负极。
本实用新型的中试装置,优选的,所述搅拌器为由无极变速电机驱动的搅拌桨,所述反应釜盖的圆心处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搅拌器的搅拌器支承孔。
本实用新型的中试装置,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盖的上表面具有内外两圈凹槽,所述导电轨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反应釜盖的下表面相对所述导电轨的圆周上均匀的设置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多组样件连接孔,所述连接导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样件连接孔中并将所述样件与所述导电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中试装置,优选的,所述导电轨为不锈钢导电轨。
本实用新型的中试装置,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恒温水/油浴锅,所述反应釜为双层玻璃反应釜,在两层玻璃之间形成有加热夹层,所述恒温水/油浴锅通过进出水管与所述加热夹层连通以控制所述电解液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中试装置,优选的,所述中试装置还包括温度探头,所述反应釜盖上设置有排气孔和用于连接所述温度探头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中试装置,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盖与所述搅拌器为氟聚合物或工程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涂层的中试装置,可以实现例如在齿科种植体表面采用电化学方法沉积生物活性涂层的中试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基础研究中加工效率低、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从而实现齿科种植体表面处理加工中的量产能力。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试装置的优势在于可实现在钛及钛合金等齿科种植体表面沉积生物活性涂层,提高种植体植入后的骨整合能力;此外可实现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涂层的批量化生产,提高工业化生产效率,降低表面处理加工的人力与设备成本,保证产品表面处理效果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试装置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试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试装置的反应釜盖俯视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镀铂钛网
2 导电轨
3 样件连接孔
4 搅拌器支承孔
5 温度探头连接孔及排气孔
6 反应釜盖
7 反应釜
8 搅拌器
9 样件
10 循环水入水口
11 循环水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4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