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浸没燃烧式气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4010.7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刘俊秀;韩芳明;兰凤江;房国新;伍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3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没 燃烧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液体气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浸没燃烧式气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天然气以其热值高,储量大,无污染的特点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最近1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迅速,2011年中国天然气的消费量约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4%,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15年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到8.3%,2020年提高到12%。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目标初步定为2600亿立方米,这一目标的制定,意味着我国天然气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天然气使用量的逐步增加,对海外进口液态天然气的气化设备的需求量将迅速加大,气化器是国际上常用的液态天然气气化设备,但是由于国内气化器采用气化原理和换热结构的限制,国内大型天然气气化站的主气化设备只能依赖进口。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国产气化器气化能力不足的缺点将迅速显现,无法满足我国天然气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因此研制具有较大气化能力的气化设备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浸没燃烧式气化器,增强由高温燃气提升起的纯净水与换热管束的对流换热,以满足较大气化能力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浸没燃烧式气化器,其组成包括:换热管束,支撑架,燃烧室,燃烧器,鼓风机,排气腔和浸没室,所述的浸没室充满纯净水,所述的支撑架固定在浸没室底部,所述的排气腔位于换热管束下方,所述的燃烧室位于所述的浸没室一侧,所述的燃烧室出口连接所述的排气腔,所述的排气腔上侧布置光孔,所述的光孔正对换热管束,所述的换热管束蛇形管,所述的燃烧室进口连接所述的燃烧器,所述的燃烧器连接鼓风机。
所述的浸没燃烧式气化器,所述的浸没室安装有LNG管线和NG管线,所述的LNG管线与换热管束的进口连接,所述的NG管线与换热管的出口相连,所述的LNG管线、NG管线和换热管束均用刚性连接安装在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与常规的气化器相比,该装置具有较大的天然气气化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燃烧器提供提升气,启动迅速,可以仅在每日用气高峰作为备用调峰气化设备使用,增强气化站的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气化量可调节范围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天然气的流量,减少气化站常备辅助储气设备的规模。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束为蛇形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在同等占地面积条件下,本发明具有更大的天然气气化能力。本发明的燃烧器4内高压空气和燃气充分混合燃烧后,产生的尾气迅速充满燃烧室3,导致燃烧室3内压力升高,所述的高压空气由鼓风机压缩提供,所述燃气由NG管线7分流提供。排气腔由法兰与燃烧室3连接,固定在支撑架2上,其内高温尾气在压力作用下,从排气腔5上的小孔喷入浸没室,扰动浸没室内的纯净水,在气体提升原理的作用下,纯净水高速冲刷换热管束1,形成较高的对流换热系数,加热低温液态天然气。
低温液态天然气通过贯穿浸没室内外的LNG管线6,进入排气管束,所述排气管束固定在支撑架2上,天然气由下向上流过排气管束,通过对流换热被加热,逐渐升温,由液态变为气态,气态天然气集中到NG管线7中,排出浸没室,部分气态天然气分流到燃烧器4内燃烧,产生高温尾气。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主视图。
附图3是附图2的右视图。
附图4是探头模块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浸没燃烧式气化器,其组成包括:换热管束1,支撑架2,燃烧室3,燃烧器4,鼓风机,排气腔5和浸没室,浸没室充满纯净水,浸没换热管束1,所述的支撑架2固定在浸没室底部,所述的排气腔5位于换热管束1下方,所述的燃烧室3位于浸没室一侧,所述的燃烧室3出口连接排气腔5,所述的排气腔上侧均匀布置光孔,所述的光孔正对换热管束,换热管束为蛇形管,所述的燃烧室3进口连接燃烧器4,所述的燃烧器4连接鼓风机。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浸没燃烧式气化器,所述的浸没室安装有LNG管线6和NG管线7,所述的LNG管线6与换热管束1的进口连接,所述的NG管线7与换热管束1的出口相连,所述的LNG管线6、NG管线7和换热管束1均用刚性连接安装在支撑架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4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