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类室内圆形流水实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3505.8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7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应平;袁喜;涂志英;房敏;蔡露;石小涛;刘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室内 圆形 流水 实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类室内圆形流水实验设备。
游泳是鱼类很重要的一项生存技能,所以对鱼类游泳能力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决定鱼类游泳能力的诸多因素中水体的温度和流速对鱼类游泳能力形成存在非常大的作用。
现有的用于研究鱼类游泳能力的设备往往只能研究单一外界因素给鱼类带来的影响,这样研究得出的数据不全面,不能真实、完全的反应出鱼类游泳能力的问题;如果需要同时研究多项因素对鱼类有用能力带来的影响时,需要购买多种实验设备;同时现有的同类设备还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能研究多项因素对鱼类游泳能力影响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鱼类室内圆形流水实验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鱼类室内圆形流水实验设备,它包括双层圆筒,内层圆筒中设有螺旋桨、稳流器系统,内层圆筒尾部设有栅格;外层圆筒筒壁顶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孔、底部设有排水口,进水口处设有水质检测装置;内层圆筒和外层圆筒之间设有温控组件;螺旋桨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与变频器连接;电动机及双层圆筒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设有推杆。
上述稳流器系统包括水稳定分流部分和稳流器,稳流器为蜂巢式稳流器。
上述内层圆筒与外层圆筒通过筒间内置固定点连接,进水口处定位固定双重固定实验区域。
上述支架由上下两层支架构成,上下层之间采用螺旋固定。
上述推杆为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时,本实用新型能同时研究多项对鱼类游泳能力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稳流器系统包括水稳定分流部分和蜂巢式稳流器的结构,能更好的在内层圆筒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水流,方便实验进行和操作;而且内层圆筒与外层圆筒采用内置固定点的方式连接,在很好的将内外圆筒固定的同时使得设备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同时,支架由上下两层支架构成,上下层之间采用螺旋固定,能方便电动推杆将装置升起;电动推杆能方便人们将装置升起或放下。
采用上述结构时,本实用新型能同时研究多项对鱼类游泳能力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稳流器系统包括水稳定分流部分和蜂巢式稳流器的结构,能更好的在内层圆筒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水流,方便实验进行和操作;而且内层圆筒与外层圆筒采用内置固定点的方式连接,在很好的将内外圆筒固定的同时使得设备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同时,支架由上下两层支架构成,上下层之间采用螺旋固定,能方便电动推杆将装置升起;电动推杆能方便人们将装置升起或放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鱼类室内圆形流水实验设备,它包括双层圆筒,内层圆筒1中设有螺旋桨2、稳流器系统,内层圆筒1尾部设有栅格4;外层圆筒5筒壁顶部设有进水口6和排气孔7、底部设有排水口,进水口6处设有水质检测装置,水质检测装置优选溶解氧传感器;
内层圆筒和外层圆筒之间设有温控组件,温控组件优选恒定控温加热系统;螺旋桨2与电动机9连接,电动机9与变频器10连接;电动机及双层圆筒固定在支架11上,支架上设有推杆。
上述稳流器系统包括水稳定分流部分8和稳流器3,稳流器为蜂巢式稳流器。
上述内层圆筒1与外层圆筒5通过筒间内置固定点连接,进水口6处定位固定双重固定实验区域。
上述支架11由上下两层支架构成,上下层之间采用螺旋固定。
上述推杆为电动推杆。
采用上述结构研究鱼类时,具体步骤如下:
先将实验鱼放入,通过变频器控制电动机转速从而达到控制水流速度的目的;通过温控组件控制水温;通过电动推杆将装置提升,产生一定坡度;获得固定的流速、稳定的流速和一定坡度使鱼适应,然后便可进行相应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3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