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装置及其医用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3414.4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6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陵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陵娥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回血 输液 装置 及其 医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用于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输液装置,以及带有防回血输液装置的医用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部分医用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器内的药液一直流下去,直至人体的静脉压与输液器中药物的重力平衡时药液才停止。在药液停止后,由于液体的扩散作用,人体里的血液会回流到输液器的导管中,这种现象不但会引起病人的惊恐,需要护士花时间驱使血液流回人体,而且还存在形成血栓的可能,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已有相关防回血输液装置,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其中一种方案为:采用浮球或浮标等结构,在输液过程中,浮球浮起,药液顺着浮球或浮标与输液管的缝隙流下;停止输液时,浮球下沉,将其与输液管之间的缝隙堵住,使输液管中的药液处于失重状态,以此来达到防回血功能。如申请号为“200720186093.7”、“201120565710.0 ”等中国专利。但是,当药液处于失重后,由于人体静脉压的作用及液体具有相互扩散的作用,导致血液会倒流回来,所以这一方案并不能达到防回血的作用,误导使用者。
另一种方案为:接近输液完成时,存在一组件部分堵住排液管前端,或使用缓流装置来减缓药液的流速,药液在一定的时间内,缓慢流入血液,达到一个对血管正向的作用,从而可达到防回血的效果。如申请号为“201210103462.7”、“201210189228.0”等中国专利。目前的实施方式中,排液管均只设有一进液口,药液的流速由部分堵住排液管前端的组件或者缓流装置的结构来控制,由于药液流速与压力、孔径有关,使用少量残留液无法控制药液流速,且药液难以均匀流动,同时产品生产过程难以控制,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难以达到预期的防回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防回血输液装置,该防回血输液装置结构简单,防回血时间可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带有防回血输液装置的医用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回血输液装置,包括壳体,与壳体上部连通的进液管,与壳体下部连通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内部,排液管开设有第一排液孔与第二排液孔,所述第一排液孔位于第二排液孔上方,第二排液孔位于壳体内部的底端上方;还包括紧密密合于第二排液孔内壁的第一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
正常输液时,药液在所述防回血输液装置中积累,直至液位超过第一排液孔,此后,药液通过第一排液孔及第二排液孔流出防回血装置;接近输液完成时,防回血输液装置内药液的液位低于第一排液孔,药液通过第二排液孔流出防回血装置。由于第二排液孔内壁紧密密合着第一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药液流通的速度减慢,可维持一个缓慢的输液状态,从而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防回血的功能,而且,通过改变壳体下部的尺寸,第二排液孔的孔径,第一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的孔径,即可改变该装置防回血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防回血输液装置还包括紧密密合于第一排液孔内壁的第二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液孔位于排液管上端,第一排液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排液孔的孔径。
作为优选,所述防回血输液装置还包括紧密覆盖于第一排液孔的第二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的孔径大于第一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的孔径。
所述第一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第二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均为亲水膜。接近输液完成时,由于毛细作用,药液会通过第二排液孔导引至排液管上部;由于所述第二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上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可防止药液从第一排液孔回流至壳体。在输液的过程中,第一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与第二亲水性止液药液过滤膜,可以防止气泡或气体通过第一排液孔、第二排液孔进入排液管,从而降低患体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气栓的可能性,而且还能对药液进行过滤。
作为优选,所述防回血输液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排液孔正上方,并可将第一排液孔完全堵住的浮标,所述浮标与第一排液孔形成一单向阀。接近输液完成时,浮标将第一排液孔完全堵住,可防止药液从第一排液孔回流至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防回血输液装置还包括一端与浮标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排液管直接或间接相连的牵引线。所述牵引线可保证在接近输液完成时,浮标准确地下落于第一排液孔。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管上部的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下端紧密覆盖透气疏水性阻水膜。所述透气疏水性阻水膜允许气体通过,而防止液体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陵娥,未经黄陵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3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型腔塑料注塑模具
- 下一篇:送料过载保护装置和包括它的送料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