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床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3281.0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乔明叶;蔡明;侯晓明;闫大鹏;杨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床 清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床清淤装置。
泥沙淤积在河床后往往导致河床水位抬高,河道行洪断面缩小,带来防洪安全隐患。如何解决多沙河流的河床淤积问题是长期困扰水利工作者的一道难题。目前河床清淤的主要方式为挖泥船清淤,挖泥船类型包括自航式耙吸挖泥船、带输泥管线的绞吸挖泥船、铲斗挖泥船和抓斗挖泥船等。采用挖泥船清除河床淤泥,不仅结构复杂、制造维护费用昂贵,而且淤泥处理也会占用大量的岸上空间,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重复利用,无需动力,对河道及两岸环境无影响,可广泛用于河道疏浚工程的河床清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河床清淤装置,它包括沿迎水面方向设置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出水口连通有直径渐缩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有定位装置。
所述输水管为可自动伸缩的塑料波纹管。
所述定位装置为上下两层圆形金属框架通过连接杆焊接而成的镂空式锥体。
所述定位装置为上下两层圆形金属框架通过连接杆焊接而成的镂空式锥体。
所述导流管为喇叭口结构,在导流管进水口外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卡销孔。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利用河流表层水流与底层水流的动能差来扰动河底淤泥,通过导流管以及与其连通的直径渐缩的输水管,将具有较大动能的表层水流输送至河底,扰动河底淤积的泥沙,减轻河床泥沙淤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重复利用,无需动力,对河道及两岸环境无影响,可广泛用于河道疏浚工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河床清淤装置,它包括沿迎水面方向设置的导流管1,所述导流管1的出水口连通有直径渐缩的输水管2,所述输水管2从与导流管1连接段至底部出水口,管径逐渐缩小,过水断面面积逐渐减小,水流速度逐渐加大,使水流流至出水口时具有更大动能,加剧了水流对河底淤泥的冲刷;所述输水管2为可自动伸缩的塑料波纹管,长度可根据在河道中所处的位置随河床深浅自动伸缩,调节输水管弯曲度;在输水管2的出水口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为上下两层圆形金属框架3通过连接杆4焊接而成的镂空式锥体,可以固定出水口位置,保证出水口稳定性,且其框架结构不影响出水量,不会造成扰动的泥沙在出水口受阻导致二次淤积;所述导流管1为喇叭口结构,在导流管1的进水口位于外壁上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对称设置有四个卡销孔5。
使用时,将固定柱体6、7分别固定于河道两岸,通过固定把手8、9将护网10与固定柱体6、7连接,所述护网10为聚乙烯或尼龙材料制成,在河流主槽及边滩处根据实际清淤需要,通过与卡销孔5配合使用的卡销将一个或多个河床清淤装置沿河道迎水面方向固定在护网10上,由于护网10与清淤装置连接,可以缓冲较大流速水流对清淤装置的冲击,减小清淤装置对水流流态的影响,减少水流能量损失。并在护网10上对应导流管1处通过尼龙绳11连接泡沫浮球12,可以标示清淤装置在河流中的位置。通过导流管1以及与其连通的直径渐缩的输水管2,将具有较大动能的表层水流输送至河底,扰动河底淤积的泥沙,减轻河床泥沙淤积,达到河床清淤的目的,一处清淤结束后可以将固定柱体6、7与清淤装置一起移动至别处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重复利用,无需动力,对河道及两岸环境无影响,可广泛用于河道疏浚工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3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型生态护坡砌块
- 下一篇:小型环卫清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