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灶用多腔进风分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3183.7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言;仇明贵;魏立;银航;谢鹏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84 | 分类号: | F23D14/84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灶 用多腔进风分 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的扩展火焰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用多腔进风分火器。
背景技术
分火器是家用燃气灶的一个重要部件,具有导气、预混气体、均压,承载火盖的作用。由于中心火与内环火二次空气补给较困难,故在分火器上一般设置有通向内环的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
目前,市场上的分火器在二次空气补给结构设计上主要有这么两种:一种是二次空气补给结构分布在分火器侧面,空气从侧面直接进入分火器内环;另一种是二次空气补给结构分布在分火器内环,空气绕过分火器底部进入分火器内环。以上两种进风方式单独使用都不能将进风量最大限度的提高以提升燃烧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燃烧器内环火和中心火燃烧时二次空气补充,有利于提高燃气灶热负荷,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提高热效率的分火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灶用多腔进风分火器,从外围向中心依次成型有外环火供气腔、内环和中心火供气腔,在中心火供气腔上设有燃气进气口,在中心火供气腔与外环火供气腔之间设有贯穿内环的燃气运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内环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在内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外环火供气腔的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
作为改进地,所述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与所述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相连通;作为本专利的一种衍伸结构,所述侧部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的数量与贯穿内环底部的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的数量可以不一样,或侧部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与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不相连通。
作为改进地,所述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和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的数量为2~8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用多腔进风分火器,通过在内环上开设侧面进气通道和下端进气口,兼具侧面进风与下端进风两种进风方式,为内环火和中心火燃烧提供尽量多的二次空气;有效提高分火器的燃烧性能,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用多腔进风分火器立体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用多腔进风分火器仰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用多腔进风分火器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环火供气腔, 2、内环, 3、中心火供气腔, 4、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 5、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燃气灶用多腔进风分火器,包括:外环火供气腔1,中心火供气腔3和内环2;所述外环火供气腔1为外环火燃烧提供燃气,并均布燃气压力;所述中心火供气腔3为中心火燃烧提供燃气;所述内环2位于外环火供气腔1与中心火供气腔3之间,在内环2上设有贯穿内环底部的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5和为外环火燃烧运送燃气的通道;在分火器侧部设有若干与内环连通并贯穿外环火供气腔1的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4,且与贯穿内环的二次空气补给通道5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4和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5的数量为都为四个,且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5与所述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4一一对应连通。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二次空气补给通道4的数量与贯穿内环底部的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的数量不一样,且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与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不相连通,不限于本实施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用多腔进风分火器,兼具侧面进风与下端进风两种进风方式,有效提高分火器的燃烧性能,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等效变换实施例二,其特点在于:所述侧部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与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的数量都为八个,且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与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等效变换实施例三,其特点在于:所述侧部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的数量为三个,且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与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不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等效变换实施例三,其特点在于:所述侧部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与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的数量都为三个,三个下端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与三个侧面二次空气补给通道交替分布且不相连通。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并不能以此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启示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3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