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干筒的内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2892.3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文;戴锡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县恒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16 | 分类号: | F26B2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内部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筒的内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有料帘的烘干筒的内部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小颗粒固体材料的烘干筒,由于小颗粒的固体材料全部堆积在一起,不容易进行烘干。因此要进行旋转,使小颗粒固体材料在烘干筒中进行翻转,进而进行烘干。目前的烘干筒,筒内壁中无料帘,当小颗粒固体材料翻转时,只有最上方的材料进行翻转,下方材料由于被上方材料压着,无法进行翻转,进而无法均匀烘干小颗粒固体材料。因此,解决烘干筒烘干小颗粒固体材料时不能均匀烘干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有料帘的烘干筒的内部结构,通过在烘干筒内壁上设置料帘,在烘干筒转动时可使下层材料跟随内壁进行转动,进而解决了烘干筒烘干小颗粒固体材料时不能均匀烘干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干筒的内部结构,包括筒体和内壁,所述内壁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内壁上安装有料帘,所述料帘包括上盖和支撑板,所述上盖设置在支撑板上,内壁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两旁焊接有刮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盖呈倒V型,且支撑板与上盖的一端相连,上盖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刮板为倒L型钢板,刮板通过螺丝连接在内壁的背面,所述刮板上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料帘的数量至少为六个,且至少分为三层,越靠近出料端的料帘分布密度越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内壁上设置有料帘,使得烘干筒在工作时,堆在下层的小颗粒固体材料可以通过料帘随着内壁一起旋转,并且设置有下料口和刮板,使烘干完成后的材料通过下料口出料,并且使用刮板将附着在筒体上的材料刮下,使下料更加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料帘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向剖视图。
其中:1-筒体,2-内壁,3-料帘,4-上盖,5-支撑板,6-下料口,7-刮板,8-加强筋。
具体实施例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筒的内部结构,包括筒体1和内壁2,所述内壁2设置在筒体1的内部,所述内壁2上安装有料帘3,所述料帘3包括上盖4和支撑板5,所述上盖4设置在支撑板5上,内壁2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6,所述下料口6两旁焊接有刮板7。
所述上盖4呈倒V型,且支撑板5与上盖4的一端相连,上盖4与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加强筋8。
所述刮板7为倒L型钢板,刮板7通过螺丝连接在内壁2的背面,所述刮板7上设置有加强筋8。
所述料帘3的数量为二十一个,且分为四层,越靠近出料端的料帘分布密度越大。
通过在内壁2上设置有料帘3,使得烘干筒在工作时,堆在下层的小颗粒固体材料可以通过料帘3随着内壁2一起旋转,并且设置有下料口6和刮板7,使烘干完成后的材料通过下料口6出料,并且使用刮板7将附着在筒体1上的材料刮下,使下料更加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县恒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郎溪县恒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2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