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链排咪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2772.3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5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杰;廖勇;金志;陈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B29C4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31702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排咪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链排咪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个性化的服装需求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在这其中,多色拉链作为个性化服装的主要装饰部件,拥有着广大的市场前景。
在现有技术中,多色拉链的码装生产方式有两种,其一就是使用多台现有的只能生产单色拉链的排咪机(如图1和图2所示,为排咪机模具01及其上导链槽02的结构示意图),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的注塑原料,对制造拉链的布带的不同部位依次进行独立注塑,进而形成多色拉链;另一种生产方式是采用现有的四色排咪机生产四色拉链,具体生产方式是将四种配好颜色的注塑原料分别装入四色排咪机的四个料筒中,然后四色排咪机以生产单色拉链排咪机的工作方式依次将四种颜色的原料注塑成多色拉链。
在上述两种多色拉链的生产方式中,采用多台独立的普通排咪机进行生产的第一种生产方式,由于多台排咪机为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设备,在拉链的转移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参与,其为半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相对低下,且人工劳动强度高,生产过程中由于人工误操作也比较容易造成颜色穿插。采用四色排咪机生产多色拉链的生产方式,只能生产四种颜色的拉链,其生产局限性较大,而且由于在一次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四个料筒同时进行清洗,导致原料浪费较大,此外,四色排咪机的价格较为昂贵,使设备投入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链排咪机,提高了多色拉链的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链排咪机,用于生产多色拉链,其包括:
用于在布带上注塑链牙的模具,所述模具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布带注塑所述链牙后形成拉链的导链槽;
感应所述布带运动状态的传感器;
能够接收所述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布带运动状态以使所述布带的不同部位注塑所述链牙或预留注塑空位,并调节所述布带运动误差的控制器。
优选的,上述拉链排咪机中,所述导链槽为矩形槽。
优选的,上述拉链排咪机中,所述传感器为行程传感器。
优选的,上述拉链排咪机中,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链排咪机,包括用于在布带上注塑链牙的模具,模具上设置有能够容纳布带注塑链牙后形成拉链的导链槽;感应布带移动长度的传感器;能够接收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控制布带运动状态以使布带的不同部位注塑链牙或预留注塑空位,并调节布带运动误差的控制器。
拉链排咪机模具上的导链槽能够容纳注塑链牙后形成的拉链,使得布带在注塑其他颜色的链牙时,模具不会对布带上已经注塑好的链牙造成损伤,使得多色拉链的注塑能够顺利完成,而传感器和控制器配合,能够对布带进行自动化控制,控制方式包括对布带运动状态的监测和消除布带移动的误差,令多色拉链的生产效率更高,生产质量更佳。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链排咪机,能够全自动化式生产多色拉链,避免了人工的参与,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无需使用四色排咪机,仅对普通排咪机进行简单的改进即可实现多色拉链的生产,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和生产局限性,也节约了生产原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排咪机的模具和导链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链排咪机的模具和导链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图1-图4中:
模具01、导链槽02;
模具1、导链槽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链排咪机,提高了多色拉链的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2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件端子模内注塑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眩膜的清洁生产涂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