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2495.6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2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魏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城厢区星华电子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35113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路板 冲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冲压模具。
现在由于电路板的功能和结构多样化,使得电路板上的定位孔的边缘小于1.5mm;而用于电路板的冲压模具,由于受到1.5mm的限制大部分冲压模具的冲模和凹模在冲压过程中容易损坏,模具的使用寿命短,从而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提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实用的新型的用于电路板的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和冲模1,冲模1连接于上模板上;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凹模2,凹模2连接于下模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模1由上梁11和下梁12组成;所述上梁11和下梁12通过连接板13相连接;所述上梁11的一端设有上定位孔14;所述下梁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下定位孔15;所述连接板13上依矩形阵列方式设有若干凸模16;所述上梁11和下梁12的内侧分别设有内凸模17;
所述凹模2的右上端设有上定位柱21;所述凹模2下端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下定位柱22;所述凹模2上依矩形阵列方式设有若干凹模23;所述凹模2的上下两边上分别设有内凹模24;所述上定位孔14与上定位柱21相连;所述下定位孔15与下定位柱22相连;所述若干凸模16与若干凹模23相连;所述内凸模17与内凹模24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冲模和凹模的损坏,节约了生产成本,生产周期短,从而提升模具寿命,降低模具维护成本及避免生产中断带来交期延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冲模和凹模的损坏,节约了生产成本,生产周期短,从而提升模具寿命,降低模具维护成本及避免生产中断带来交期延误。
图1本实用新型冲模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凹模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和冲模1,冲模1连接于上模板上;下模包括下模板和凹模2,凹模2连接于下模板上;冲模1由上梁11和下梁12组成;上梁11和下梁12通过连接板13相连接;上梁11的一端设有上定位孔14;下梁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下定位孔15;连接板13上依矩形阵列方式设有若干凸模16;上梁11和下梁12的内侧分别设有内凸模17;凹模2的右上端设有上定位柱21;凹模2下端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下定位柱22;凹模2上依矩形阵列方式设有若干凹模23;凹模2的上下两边上分别设有内凹模24;上定位孔14与上定位柱21相连;下定位孔15与下定位柱22相连;若干凸模16与若干凹模23相连;内凸模17与内凹模24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上定位孔14的孔边与内凸模17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小于1.5mm。
本实用新型的下定位孔15的孔边与内凸模17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小于1.5mm。
本实用新型的凸模16与凹模23分别为“工”字形。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替换置入不同规格的凸模16与凹模23,来实现不同位置和尺寸的冲压成型,同时拓展了模具的通用型,大大节省了成本,提升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控制了易损件的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城厢区星华电子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城厢区星华电子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2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板机
- 下一篇:一种块茎食材片料一次切丁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