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线用LVDS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2129.0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8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卡倍亿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11 浙江省宁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线 lvds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线用LVDS电缆。
背景技术
LVDS电缆即(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电缆,1994年由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提出的一种信号传输模式,是一种电平标准,LVDS即低压差分信号传输,是一种满足当今高性能数据传输应用的新型技术。由于其可使系统供电电压低至2V,因此它还能满足未来应用的需要。此技术基于ANSI/TIA/EIA-644LVDS接口标准。LVDS技术拥有330mV的低压差分信号(250mVMINand450mVMAX)和快速过渡时间。这可以让产品达到自100Mbps至超过1Gbps的高数据速率。此外,这种低压摆幅可以降低功耗消散,同时具备差分传输的优点。LVDS技术用于简单的线路驱动器和接收器物理层器件以及比较复杂的接口通信芯片组。通道链路芯片组多路复用和解多路复用慢速TTL信号线路以提供窄式高速低功耗LVDS接口。这些芯片组可以大幅节省系统的电缆和连接器成本,并且可以减少连接器所占面积所需的物理空间。LVDS解决方案为设计人员解决高速I/O接口问题提供了新选择。LVDS为当今和未来的高带宽数据传输应用提供毫瓦每千兆位的方案。更先进的总线LVDS(BLVDS)是在LVDS基础上面发展起来的,总线LVDS(BLVDS)是基于LVDS技术的总线接口电路的一个新系列,专门用于实现多点电缆或背板应用。它不同于标准的LVDS,提供增强的驱动电流,以处理多点应用中所需的双重传输。BLVDS具备大约250mV的低压差分信号以及快速的过渡时间。这可以让产品达到自100Mbps至超过1Gbps的高数据传输速率。此外,低电压摆幅可以降低功耗和噪声至最小化。差分数据传输配置提供有源总线的+/-1V共模范围和热插拔器件。在此技术的电缆用于汽车多媒体影音信号传输系统时,使手持多媒体与汽车多媒体之间以更快速、更优的品质进行互动交换信息,增进汽车智能,提升汽车安全性能、舒适性能和驾驶乐趣。
目前汽车与手持设备进行信息互动使用USB2.0标准和蓝牙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标准带宽小,已不适合更高速度、更高品质的资讯传输信息要求,然而将LVDS电缆应用于汽车多媒体影音信号传输系统时,由于车内信号的干扰源复杂,其传输的特性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电线用LVDS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电线用LVDS电缆,包括护套层、编织物层、铝箔层、导体和地线,所述导体用绝缘层包裹,在绝缘层外包裹有铝箔层,所述地线夹于所述铝箔层和编织层之间,在编织层外部包裹护套层。
进一步的,在铝箔层外部还包括包裹麦拉带层,所述麦拉带层处于铝箔层和编织层之间,并将所述地线夹于所述麦拉带层和编织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编织层为镀锡导体编织网。
进一步的,铝箔层为聚铝箔层,所述麦拉带层为麦拉双层带。
进一步的,所述导体采用截面为0.08平方毫米的镀锡导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体有一对,所述导体各自用绝缘层包裹。
进一步的,所述导体有两对,所述导体各自用绝缘层包裹,每对导体中另设有第二地线,每对导体连同第二地线的外部分别包裹铝箔层,所述麦拉带层将两个铝箔层进行包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结构,信号传输时损耗较少,抗干扰能力强,其信号采用聚铝箔和麦拉双层屏蔽保证传输性能;最外层使用一定密度的镀锡导体编织网保证传输性能和对电缆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以一对导体为例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以二对导体为侧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图中是以一对导体即2芯导体为例进行说明,一种汽车电线用LVDS电缆,包括护套层1、编织物层2、铝箔层3、导体4和地线6,所述导体4采用截面为0.08平方毫米的镀锡导体,,所述导体有一对,所述导体各自用绝缘层5包裹,所述绝缘层可采用高密度的PE材料介质,在绝缘层5外包裹有铝箔层3,所述地线6夹于所述铝箔层3和编织层2之间,铝箔层3为聚铝箔层,所述编织层2为镀锡导体编织网,在编织层外部包裹护套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卡倍亿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卡倍亿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2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装饰板
- 下一篇:钢铁厂用具有屏蔽耐高温的复合防溅扁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