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升电压增电流的汽油机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1499.2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沈继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继保 |
主分类号: | F02P13/00 | 分类号: | F02P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电压 电流 汽油机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点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升电压增电流的汽油机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通用汽油机因转速较高、易点火失败、火花塞易淹死和积碳等原因,对点火电压、点火能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北方冬季,由于天气寒冷,汽油机汽油的油温降的较低,这种汽油在冰冷的化油器内不易汽化,使混合气中含有的汽油较少,混合气过稀。这种混合气燃烧速度较慢,使汽油机不易点燃。此外,由于冬季温度较低,汽油机润滑油粘度增大,流动性变差,汽油机启动阻力增加,曲轴连杆机构的转动速率降低,汽缸内混合气所受压力不足,使汽油机更加难以点燃。冬季汽油机启动难,还容易造成供油淹死火花塞,只能采取更换新火花塞,或者在化油器和进气管外侧浇以沸水,提高化油器温度,促进汽油汽化的办法来解决,这种解决方式费时费力。
鉴于汽油机的点火装置接直源电流,经变压升高点火电压可达万伏以上,如能对汽油机高压点火装置进行改进,利用容电放电管容电放电原理和功能,连续升高电压和连续增大电流,就能够进一步提高点火电压,增大放电点火能量,使混合气更加充分燃烧,从而更加有效地达到提高输出功率、增强动力、节油减排的效果。同时,提高点火电压,增大电流和放电点火能量后,还能很好地解决北方冬季严寒天气下汽油机点火难的问题,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连续升电压、增电流的汽油机火花塞帽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双层放电并连续升电压增电流的汽油机点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升电压增电流的汽油机点火装置包括L形绝缘壳体,所述L形壳体的两边分别为第一壳体段和第二壳体段,第一壳体段内设有容电放电管组,容电放电管组的输入端通过弹簧连接有用于连接车内高压点火线的导电体,容电放电管组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体式导电铜螺丝帽;所述一体式导电铜螺丝帽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段内的L形导电柱,L形导电柱朝向第一壳体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锭;所述L形导电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火花塞连接体,所述火花塞连接体处的第二壳体段设有用于连接火花塞的开口槽;所述容电放电管组包括两个串联设置的容电放电管;沿电流传递方向,先得电的第一容电放电管的体积小于后得电的第二容电放电管的体积;所述第一、第二容电放电管结构相同,均包括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内充满用于储存电能的气体介质,该介质为氖气或氩气或氙气;气体放电管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铜内帽套和第二铜内帽套,第一、第二铜内帽套之间连接有铜外帽套;所述气体放电管与所述铜外帽套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气体放电管内依次平行间隔设有第一铜片电极、第二铜片电极和第三铜片电极,各铜片电极均沿气体放电管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三铜片电极的右端皆向右伸出所述气体放电管并与所述第一铜内帽套相连接,所述第二铜片电极的左端向左伸出所述气体放电管并与所述第二铜内帽套相连接;所述第一容电放电管的第一铜内帽套作为容电放电管组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容电放电管的第二铜内帽套作为容电放电管组的输出端并与所述导电锭相压接。
所述导电体为锥形铜螺钉;所述第一壳体段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二壳体段相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段内设有分隔壁,分隔壁将第一壳体段分隔成放电管腔和螺钉围护槽,所述锥形铜螺钉的一端连接在分隔壁上且其另一端伸在所述螺钉围护槽内;所述容电放电管组设置在所述放电管腔内。
所述气体放电管为放电玻璃管或放电陶瓷管,且所述气体放电管的截面呈圆形或半圆形;所述第二铜片电极和第一铜片电极之间的距离与第二铜片电极和第三铜片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铜片电极上皆镀有钡层或铈层;所述第二铜片电极的两个面上皆设有放电凸起,所述第一铜片电极朝向第二铜片电极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铜片电极上的放电凸起相对应设有放电凸起,所述第三铜片电极朝向第二铜片电极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铜片电极上的放电凸起相对应设有放电凸起;所述第一至第三铜片电极设有放电凸起的表面伸入气体放电管的部分皆均匀布满所述放电凸起。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现有通用的汽油机火花塞帽具有如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继保,未经沈继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1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网格状凸纹的树脂瓦
- 下一篇:高密封性能90°明框幕墙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