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打凸立体印纹的印刷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1119.5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衍束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纱科技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4 | 分类号: | B44C5/04;B44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打凸 立体 印纹 印刷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为一种仿打凸立体印纹的印刷制品。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今所谓立体印纹的印制方式,皆系以离线作业步骤(即离开原印刷机具)并使用预先特别制作的专用印模,而于被印材上强力压出凸起纹路,进而取得所谓的立体印刷效果。当然,虽说此印刷手法早被沿用多年,且业者亦已习以为常,但综观此习用方法却可归纳出如下数项弊端亟待改善:
其一、前已述及,由于打凸步骤系属印刷过程的离线作业,故必定会大幅耗费总体工时及印刷时效,对于成本考虑、经济效益及印制效率而言,皆显然不能符合业界及消费大众的殷殷期待。
其二、每一印制品皆因图样的不同而必须备制其专有模具,一旦其使用量不高,抑或因年份、生肖等问题而不能再被利用,则其日后将只有被弃置一途且别无他用,此亦等同于珍贵自然资源的被无谓浪费与糟蹋,实不应再被因循沿用。
其三、被印材因被打凸而形变,必随之影响其总体材质与形态,对于堆栈、包装、运输等后续作业步骤也必将有不利之处,此系一不辩自明的基本道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仿打凸立体印纹的印刷制品,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可循着单一生产线依序配合特殊炫光底膜、不同印刷油墨层及一般基础上色印刷层,而能自然且有效地展现视觉上的立体视效,以便获得大幅节省印制成本且深具印刷效率及预期效果的印刷制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打凸立体印纹的印刷制品,其特点是,包括一吸水被印材层,该吸水被印材层上贴覆有一光学复合炫光底膜层,所述的光学复合炫光底膜层上具有基础上色印刷层,该基础上色印刷层上涂覆有具一定高度的局部立体冰花层和具一定高度的局部立体磨砂层,且该冰花层与磨砂层之间通过所述的基础上色印刷 层相隔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仿打凸立体印纹的印刷制品,其特点是,包括:
一吸水被印材层,为纸材层;
一光学复合炫光底膜层,贴合于所述的吸水被印材层的表面;
一基础上色印刷层,涂覆于所述的光学复合炫光底膜层之上;
一冰花油墨层,涂覆于所述的基础上色印刷层之上;
一磨砂油墨层,涂覆于所述的基础上色印刷层之上,并通过所述的基础上色印刷层与所述的冰花油墨层相隔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以单一印刷流程便能营造出预期打凸立体印纹的视觉效果,藉以大幅节省印刷成本、印制程序及总体工时。
2、利用光学复合炫光底膜的自然透光效用,配合一般基本印刷油墨与两种以上具颗粒状视效的不同油墨,使印刷版面因各种不同印刷油墨而产生一定高度差,进而取得由内而外透出自然炫光且具有明显打凸立体视效的特殊印制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版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号的简单说明:
10:炫光底膜 20:冰花层 30:磨砂层 40:基础上色印刷层
401:间隔线 50:被印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特征,兹配合图式(暨实际印刷样品)详述于后: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及印刷版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主要系先于一具吸水性的被印材50上贴上一层光学复合炫光底膜10,再于该炫光底膜10上以一般油墨印出基础上色印刷层40,之后,于该基础上色印刷层40以冰花油墨印上具一定高度的局部立体冰花层20,又再以磨砂油墨印上具一定高度的局部立体磨砂层30,并令该冰花层20与磨砂层30间皆以基础上色印刷层40为间隔线401。
藉上述方法,其将能藉炫光底膜10所蕴含的外放炫光效能,配合各印层20、30、40间的墨印高、低落差以及各油墨间的不同反射视效,从而给人有高度立体视觉效果的印刷制品。
上述所谓光学复合炫光底膜10,一般是指呈金色或银色的特殊金属光泽薄膜,并具有华丽的彩色反射光影,然此系一基本的广用材料,早为各界所熟知,且亦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诉求所在,故将不予赘述,谨请鉴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纱科技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纱科技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1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片式铝合金车轮
- 下一篇:中学化学实验装置绘图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