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培养秸秆发酵饲料微生物菌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0220.9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楠;何胜江;赵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楠;何胜江;赵芳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12;C12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秸秆 发酵饲料 微生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培养秸秆发酵饲料微生物菌剂的装置,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高效培养微生物菌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纤维素类物质之一。由于纤维素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及纤维素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以木质纤维素的形式存在)的特殊性,目前这一巨大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反而因大部分被焚烧或弃置在自然环境而成了一大污染源。如何利用纤维素酶将这些秸秆纤维素废弃物大规模地转化为简单糖类或蛋白质等产品,进一步转化酒精、饲料等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也是缓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粮食短缺、饲料资源紧张、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经之一。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水解纤维素的β-D-糖苷键生成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的总称。自然界中能分解纤维素的生物主要为真菌类及部分细菌,以木霉、曲霉、青霉的能力最突出,但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一些真菌对经物理、化学处理(辐射、蒸汽爆破、膨化、碾磨、酸化、碱化等)的不溶性纤维素的作用,生产成本高,对环境的污染严重,限制了农作物秸秆的高效利用。而筛选性能稳定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研究其对未处理的天然纤维素的降解作用对解决上述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马铃薯液体摇瓶培养得到的微生物菌剂,需要扩大培养才能够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实践中,然而目前的培养装置不尽人意,要么是非常昂贵的发酵罐;要么简单的微生物菌剂装置培养液污染严重,微生物菌剂质量差,发酵秸秆能力差,饲料污染严重,家畜不爱吃,易得病,使得秸秆发酵技术应用遇到瓶颈。
本装置采用简单、成本相对低廉的方法,解决了目前秸秆发酵存在的发酵时间长、易污染、秸秆发酵微生物菌剂酶活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秸秆发酵饲料质量,关键在于提高秸秆发酵饲料微生物菌剂的酶活,本装置在罐体内安装紫外线杀菌灯、电热管、循环水泵,启动该装置,可以实现杀菌、排除培养液中的氯气、将微生物菌剂生产由传统几天时间缩短至一天且微生物生长旺盛、酶活高,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操作控制装置,2是菌剂培养罐,3是电加热管,4是循环水泵,5是紫外线杀菌装置,6是培养液进口,7是多层纱布封口布,8是罐体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操控装置1上操作,将配制好的培养液由培养液进口6泵入菌剂培养罐2内,打开紫外线杀菌装置5、电加热管3、循环水泵4对培养液进行杀菌。
待培养液微生物总数符合要求时,倒入已培养好的液体菌种,用多层纱布封口布7盖住罐口并用细绳扎紧,设定循环水泵4、电加热管3自动开、关时间,使秸秆菌剂培养在恒定温度下、循环水泵4有规律进行搅拌的条件进行。
观察培养液,满足菌剂要求时,停止培养,从罐口倒出,完成菌剂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楠;何胜江;赵芳,未经赵楠;何胜江;赵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0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内件碎裂的陶瓷球阀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拐杖